關于希斯-萊杰的新聞,一時間將所有的娛樂新聞都壓了下去,哪怕進入2007年之后,依然是公眾輿論的焦點。
甚至,一些影迷開始自發的發起號召,在公共場所舉行相關的悼念活動。
在華納兄弟的宣傳炒作下,《黑暗騎士》未映先轟動,小丑成功超過蝙蝠俠,成為海報、預告片和各種宣傳中的主打人物。
原本就主角光環加身的小丑,真正成為《黑暗騎士》的主角。
有些清醒的人不難看出華納兄弟的意圖,但輿論對公眾的影響是巨大的,很多人也都是盲目的。
這只是一方面,華納兄弟所做的,比想象的要多的多,盡管明面上把希斯-萊杰塑造成為為角色付出一切的杰出演員,背地里卻在他的死因上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不少媒體的口中,希斯-萊杰的死因始終是個迷,到一月中旬的時候,又有多家媒體和網站披露,希斯-萊杰之死與毒品有關,并且報道說,希斯-萊杰在《黑暗騎士》的片場拍戲時就表現出了不良情緒,嚴重失眠、終日神志迷亂,與其他工作人員和演員相處不和等等。
然后,又有人站出來辟謠,讓這一報道形成爭論。
有爭論往往會產生更多的關注。
華納兄弟不是第一次做這種類型的運作,可謂經驗豐富。
不管造神,還是詆毀,一切都是為了《黑暗騎士》在上映時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
2007年1月份,業內評定的2007年即將上映的電影期待榜中,《黑暗騎士》在所有媒體的排行榜里面,全部位列第一!
想讓華納兄弟放棄利用希斯-萊杰做宣傳,這可能嗎?
答案顯而易見。
好萊塢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圈子,跟所有的商業圈一樣,充滿了爭斗和糾葛,甚至還將這些以名利為目標的爭斗放大了無數倍。
希斯-萊杰不是這種宣傳的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而且希斯-萊杰的家人一早就與華納兄弟達成了一致,連希斯-萊杰的家人都沒有反對,外人也沒有操心的必要。
在這里,那些心思純真,以為憑借熱血、激情、才華和努力就能在好萊塢混出頭的人,只會被這個圈子無情的同化或者吞噬掉。
雖然距離《黑暗騎士》上映還有近半年時間,但這部影片的市場爆發已然可以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