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詹姆斯-溫這個名字,北美影迷首先想到的就是恐怖片和《電鋸驚魂》,甚至還有互聯網上流傳極廣的“電鋸之父”的別稱。
毫不款張的說,溫子仁在北美恐怖片影迷當中,已經有了比較大的影響力。
《潛伏》從爆出預告片開始,就備受恐怖片愛好者們關注。
八月份的最后一個周末,制片成本只有150萬美元的《潛伏》在北美上映。
單看制片成本,這部恐怖片可謂小制作當中的小制作,但超過3500家的開畫影院,僅僅4000個拷貝上面的投入,使館影業就花費了400萬美元。
這還是有部分影院更換了數字放映設備,否認拷貝投入會更高。
另外,800萬美元的宣傳投入,對于這個規模上映的影片來說,只能說一般。
《潛伏》北美正式上映之前,還有一個小型的首映式。
由于在宣傳的時候,早早就打出了沃倫夫婦這對現實中的靈異調查專家的旗號,《潛伏》不大的首映式,直接放在了新英格蘭靈異協會和沃倫靈異博物館所在的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市。
在使館影業的造勢宣傳中,艾德-沃倫和羅琳-沃倫夫婦,被塑造成了北美近五十年來,最杰出的靈魂和惡魔學領域里的專家。
這是個有神論深入人心的國度,沃倫夫婦的經歷,不可避免的吸引到了大批靈異愛好者的關注。
使館影業的宣傳難免有夸張的地方,但有一點連教會都承認,沃倫夫婦曾被教會一再召喚,去調查北美的一些惡靈現象。
這些在影片的正規宣傳之外,也成為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首映當天,布里奇波特大劇院附近聚集了上千名影迷,其中以靈異愛好者和溫子仁的粉絲為主。
沒錯,作為一個導演,溫子仁也有較為堅定的支持者群體。
坦白地講,《潛伏》這部影片,乍一看上去沒有很特別的地方,一家人興高采烈住新屋,突遇異靈襲擊,這樣的鬼屋劇情橫豎看似乎都沒什么值得關注的新意。
然而,當其導演是詹姆斯-溫的時候,很多恐怖片愛好者充滿了期待。
在使館影業和相對論娛樂的推動下,溫子仁這幾年一點都不低調,“電鋸之父”的名號能傳開,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電鋸驚魂》系列,也確實為溫子仁贏得了很多粉絲。
每年入冬之前萬圣節來臨的時候,無數恐怖影迷都期待《電鋸驚魂》系列新作上映,乃至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時,北美相當數量的影迷和媒體都在津津樂道的談論詹姆斯-溫這個名字。
溫子仁已經開創了一條屬于他的恐怖電影之路,當人們覺得密閉恐怖電影就那么回事時,他攜《電鋸驚魂》系列名動電影市場,并且沒有繼續眷戀在這個系列上吃老本,而是繼續恐怖電影之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