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潛伏》為詹姆斯-溫在媒體上贏得了一片叫好的聲音。
像《紐約時報》,就認為影片“很瘋狂、很可怕,令人毛骨悚然”。
其他媒體類似“對惡靈的描述足以嚇倒觀眾”、“沒有過分賣弄血腥,憑借氣氛征服觀眾”的正面評論也很多。
《娛樂周刊》甚至盛贊:《潛伏》雖然是一部典型的鬼片,但里面卻有我們最近十年根本沒有看到過的驚人場面。
不得不說,詹姆斯-溫在恐怖類型片上有著極其出色的才華。
說起恐怖電影,相信每個人都有一段與其有關的特殊經歷,作為電影類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恐怖片有著其他類型電影所無法代替的功能,通過心理上和視覺上的刺激,幫助觀眾消遣內心的種種情緒情緒。
經常看恐怖電影的人幾乎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恐怖電影有著明顯的地域特色,比如以韓日泰為代表的亞洲恐怖電影,往往善于營造恐怖氣氛,往往一個音效就可以嚇得人不敢喘氣,屬于“走心派”。
而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恐怖電影,往往強調視覺上的恐怖刺激,血腥恐怖的畫面往往會把人嚇尿,屬于“走腎派”。
至于東方恐怖電影,能進入影院放映的,必須用例如“神經病幻想”等各種科學能解釋的理由圓回來,屬于典型的“走近科學派”。
大概承擔了很多小伙伴童年恐怖記憶的《走近科學》,都比影院里面放映的東方恐怖片嚇人。
在恐怖片風格基本已經成為模板的時候,溫子仁避開了傳統的恐怖情節,而是將觀眾看到故事中恐怖鏡頭會出現的動作和表情來用演員表現出來。
在《潛伏》中,溫子仁摒棄傳統的血漿刺激視覺的做法外,還加入了很多新的恐怖原色在里面,構建了靈異世界中全新的游戲規則——以靈魂來召喚死靈。
這種做法,在恐怖片中并不多見,更為重要的是,詹姆斯-溫還取得了巨大成功。
《潛伏》的成功,為“恐怖電影宇宙”計劃開了一個好頭。
相對論娛樂也借著《潛伏》成功的勢頭,宣傳了一波《招魂》,讓很多影迷都記住了《招魂》這個名字。
真正的恐怖片,從來不是從頭到尾都放著莫名其妙的奇效,無時無地地跳出來奇怪的東西來嚇人。
看一部恐怖片好不好,恐怖氣氛的營造是一個重要的標準。
溫子仁必然會在整個好萊塢恐怖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由于檔期選在了八月底,《潛伏》后面也沒有沖擊力特別強大的影片上映,一直保持著較為穩定的北美票房走勢,北美第二個周末的票房跌幅還不到百分之四十,次周末以1875美元蟬聯了第二個北美票房榜冠軍。
北美上映僅僅十天,《潛伏》的票房就累積高達5512萬美元,是150萬美元制片成本的三十倍還多。
毫無疑問,這部恐怖片必然會被列為史上最成功的以小博大的電影行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