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片子,從籌備期到拍攝,需要高度專業的知識和專業部門技術上的指導,比普通的科幻片難拍多了。
硬科幻的片子拍起來很帶勁,但雷德利-斯科特也有疑慮。
如今,硬科幻電影早已式微,漸漸淡出了好萊塢主流商業電影的序列,每年北美票房排行榜前十位當中,已經很難再看到硬科幻類型的身影,甚至連帶著硬科幻也不怎么流行了,最近幾年也沒有非常出色的硬科幻出版。
許多人也怕看科幻,尤其是硬科幻,主要就是覺得科學術語太多,科學概念太高深,完全理解不能。
這個劇本卻不同。
雷德利-斯科特不但輕松就能看懂,還越看越有興趣,有點像是當年遇到《異形》的感覺。
劇本超級巧妙的化解了這個問題,很早就點明了小故事背景和主題:出了事故的宇航員男主角,需要獨自在火星上生存一年半。
而且整個故事設定的時間點,以及火星探索所采用的科技手段,看上去很像是根據現實中各種版本的NASA火星計劃來的,男主角生存中所有的解決方案,也都是一步步算出來的。
男主角每次遇到問題,基本上都是這樣的發展套路——分析問題、做出假設、小規模求證、確定方案,展開實施……
這樣一來,即便是他這個者,也覺得每一個細節都真實到不可思議。
這種觸手可及的真實感,很可能也是這個劇本最迷人的地方。
有人說,對硬科幻類型最大的褒獎,就是“寫的跟真的似的”。
還有男主角的設定,不是那種高冷裝逼犯,而是異常接地氣。
男主角面對的環境無論多么艱難,哪怕艱難到絕望,幽默和樂觀的精神仍然可以在他的臺詞里發著光。
雖然從內心深處認為這就是一部太空荒野求升級,但雷德利-斯科特從導演的角度出發,多少都有所心動。
再加上相對論娛樂的邀請和羅南-安德森的金字招牌,雷德利-斯科特覺得或許可以試試?
這兩年,雷德利-斯科特遇到了太多麻煩,接連搞砸好幾部片子,導致媒體和業內都在懷疑他。
甚至,連他自己都有點懷疑自己,《法老與眾神》慘敗之后,一度出現過息影的念頭。
雷德利-斯科特看完劇本,鄭重的收了起來:或許可以去火星上面種土豆?
導演與制片人不同,會受到足夠出色的劇本的吸引,他讀到了這個劇本,有這樣好的劇本,好的素材-已經寫出來,就在紙上,剩下的就是把它拍出來……
雷德利-斯科特拍攝過科幻片,拍攝過太空片,有著豐富的經驗,太空幻想在他眼中是另一種現實,它是一個壯闊的平臺,一種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的戲劇形式。
從《角斗士》開始,算上《黑鷹墜落》,后面還有《天國王朝》和《法老與眾神》,雷德利-斯科特已經連續拍攝了四部戰爭史詩大作,最后的結果并不理想。
或許,應該換個類型試試了。
雷德利-斯科特拿起電話,撥通經紀人的號碼:“你能不能幫我聯系下,我想與羅南-安德森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