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再度破裂的消息傳出去后,引來了全美的關注。
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終于坐不住了,各自與制片人聯盟和編劇工會的代表會面,想要讓雙方重新坐到談判桌前,以盡快達成協議。
同好萊塢各大制片公司不緊不慢、寸土必爭的談判不同,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最為擔心的,莫過于奧斯卡頒獎典禮停擺,這是好萊塢最大的裝飾門面,誰也不想看到停擺的情況發生。
有金球獎在前,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干脆宣布取消提名者午宴,直接改為了新聞發布會的形勢公布提名名單。
擔心奧斯卡頒獎典禮因為編劇罷工停擺,他們為此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到時罷工繼續的話,學院將啟動一場應急晚會。
學院的輪值主席也挨著拜訪了好萊塢業績排名前十五的公司,希望資方能率先做出讓步,在新年前達成新的協議。
但無一例外遭到了拒絕。
做出努力的還有華盛頓當局,全美較為敏感的經濟形勢,絕對經不起一場長時間罷工的折磨,好萊塢從多年前就與華爾街綁在了一起,好萊塢出現意外,不但是娛樂業這個大型產業會出問題,甚至會直接引發華爾街的動蕩。
制片人聯盟始終強硬,這是對外必須的態度,即便包括羅南和相對論娛樂在內的公司與人已經做好了讓步的準備。
破解編劇罷工,只能是制片人聯盟做出一定的讓步,除此之外無路可走。
同樣的,編劇工會的條件也不可能超過資方的底線。
任何行業要想正常運作,勞資雙方都得遵守互認公平的“游戲規則”,整個娛樂業每年幾百億美元的利潤,分一杯羹給編劇,似乎是天經地義理所應當。
但資本天生逐利,動商業集團的蛋糕,無疑是從資本家身上挖肉。
各大公司也不是慈善機構,資本在觸及利益的時候,都有無情的一面。
好萊塢但凡規模大點的公司,目光紛紛轉向海外和非工會成員的編劇,甚至從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區聘用編劇。
另外,演員工會和導演工會等行業內的支持,更多是落在口頭上。
勞資雙方在華盛頓當局和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牽頭下,再次坐在談判桌前,但談判基本沒有進展。
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也是好萊塢影視行業長期對編劇忽視的一次超級大反彈。
制片人聯盟其實也有壓力,上市公司面臨著股東的施壓。
好萊塢的動蕩,加上全美看上去很穩定,實際上已經變得敏感的經濟形勢,直接體現在了股市上面。
像好萊塢六大等上市公司,雖然股價沒有跳水式的滑坡,但也紛紛受挫。
相比之下,相對論娛樂這種股權結構簡單的公司巍然不動,而且有好消息傳了過來。
2008年12月20日,對于奈飛網絡來說是一個可以銘記公司史冊的時間。
在成功運作上市,經歷數年時間的快速發展之后,奈飛網絡的總體市值第一次突破了1000億美元,并且牢牢站在了千億市值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