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開畫三天時間,《新月》不可思議的拿到了1億4583萬美元票房!
這足以讓很多人驚掉一地眼球。
過往北美首周票房能過億的都是什么影片?無一不是好萊塢的頂級商業巨制。
《新月》也成為了所有北美首周票房能過億的電影中,投資最低的一部。
海外方面,初步統計有1億2000萬美元票房進賬。
《新月》公映三天,就在全球拿到了2億6000多萬美元票房。
原著的魅力以及令年輕粉絲頭暈目眩的花癡場面可謂功不可沒。
《新月》在票房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在很長時間內都會成為書迷、電影影迷、媒體工作者、營銷學講師等等各色人等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至于票房接下來的走勢,其他的不敢說,唯獨可以保證一點:《新月》的次周跌幅一定也十分的“驚人”。
細分市場的一些調查數據也通過使館影業傳到了羅南的辦公室里。
比如徹底爛掉的口碑。
《新月》的口碑真的是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爛嗎?
放在普遍性的大眾層面,確實如此。
但換個角度,就未必了。
使館影業的調查數據中,在18歲以下的觀眾里,男孩們給出3.2分,女孩則是9.2分……
這么來看,本片的受眾群是哪些人,不言而喻。
業內有些人看到相對論娛樂以如此低廉的成本,創造出這般驚人的首周票房,心中酸澀是難以避免的。
“沖著小屁孩去的玩意!看看電影院里坐著的都是什么人就知道有多低級了!”
“我認為成年人去看這樣的電影是一種恥辱!”
這些算話卻難以阻止《新月》的成功。
就像羅南曾經的那個電影市場上面的某些片子,商業上的成功,總是與口碑徹底割裂。
對于這樣一部投資不高的電影來說,粉絲的力量是可怕的,有心觀察IMDB的評分的人不難發現,基本都是投10分和1分的,粉絲和討厭它的人們在較勁……
只是粉絲向的電影,持久力永遠都是一個大問題。
幸好《新月》投資足夠低。
為了能讓票房走勢稍微穩定一定,使館影業和劇組也想盡了辦法。
影片幾位主角大受歡迎,可以說紅得發紫,所以在他們身上的宣傳,幾乎玩出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