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夠保證北美市場的前提下,影片的內容稍微向東方傾斜了一下。
男主角跟隨調到東方工作的母親來到都城,入讀了某個雙語國際學校,校園暴力屬于全世界的普遍現象,尤其對于剛剛轉學過來的新人來說,經常飽受困擾。
賈登-史密斯飾演的男主角德魯就面臨這種情況,一伙以察猜為首的泰國男孩,憑借在泰拳武館的訓練,以及外國人的身份,經常欺壓本地學生,甚至大打出手。
外國友人的身份,讓學校乃至執法機構顧慮重重,進一步助長了這批人的氣焰。
不可避免的,德魯與察猜為首的校園暴力團伙發生了沖突,并且被KO了。
后面就是東方功夫片里面慣用的套路,一個身懷絕技的管道工成了德魯的功夫老師,教導德魯學習功夫,對抗校園惡勢力。
好勇斗狠的泰國人,與自以為能夠拯救全宇宙的美國人就干上了。
當然,東方的形象都極好,比如東方的學生一直在幫助新同學德魯融入校園和新環境。
比如德魯對待母親態度粗暴,最終卻被東方式的溫情打動,母子關系走向融洽。
比如對東方和諧社會的展示。
作為背景的東方大都市,是一個絕對現代化的城市,高樓大廈林立,同時還有充滿傳統意味的四合院和故宮等等。
在電影里面,真實的反射出了東方大都市的實景,一個繁華程度絲毫不比紐約和洛杉磯遜色的國際大都市。
還有一些為了海外市場生搬硬套的東方元素,特別是一些標志性的建筑和背景。
比如在最后的比武大賽之前,水管工利用德魯的假期,帶著他外出游歷和訓練,感受功夫的真諦。
故宮,長城,竹林,武當山等等,都成為了德魯練武的背景。
這些堆砌的東方元素都流于表面,對劇情進展毫無作用,就是為了迎合西方觀眾對異域風光的獵奇心理。
《功夫夢》是標準的好萊塢流水線產品,前半部分節奏把握不錯,后半段開始學武上長城登武當,在東方觀眾眼里必然毫無趣味。
但在北美和國際市場上面,這是很重要的賣點。
而且這部影片在東方拍攝,相對論娛樂東方分公司也尊重那邊主管電影部門的意見,用中影的中間人的話來說,領導非常看重這些,因為這代表著文化輸出。
如此俗套的故事,這樣的合作模式,有什么可輸出的。
想要指望好萊塢拍攝一部反映東方文化核心的電影,根本不可能,哪怕導演是李安也沒有用。
好萊塢的導演和制作團隊,終歸是為好萊塢公司服務的。
總而言之,想要讓真正的東方電影在全世界廣泛流傳,別把希望寄托在西方編劇和西方導演身上。
即便像羅南和相對論娛樂,哪怕在符合北美市場觀眾的范圍內,做出如此多對東方有利的設定,最終目的依然是為了商業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