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與漫威復仇者電影宇宙完全是他和凱文-費奇做決策不同,《綠燈俠》的拍攝制作中,華納兄弟有太多人施加了影響。
凱文-特蘇哈拉倒是知道不擅長電影制作,并沒有直接干預劇組拍攝制作,他下面的查爾斯-羅文和迭戈-哈里斯主導了《綠燈俠》這個項目。
如果僅僅有這兩個人也就算了,實際上電影的拍攝制作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多聲道現象。
華納兄弟的眾多高層,比如唐納德-德萊恩、戈夫-約翰斯、杰夫-羅賓諾夫、格雷-希爾曼和林恩-哈里斯等等,都對《綠燈俠》的拍攝制作施加了很多的影響。
這對電影制作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卻是華納兄弟的一貫傳統。
羅南隱約有印象,曾經華納兄弟的不少高層,都喜歡直接插手DC漫改電影的制作,哪怕不在劇組擔任制片人的職務。
所以,那時有個說法很流行,DC這把王炸相當大一部分不是毀在導演和制片人手里,而是讓華納兄弟的高層玩壞的。
如今《綠燈俠》失敗,華納兄弟九成會走上曾經的老路。
《綠燈俠》翻身?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次周末票房可能面臨巨大的跌幅。
相對論娛樂有部電影,放在了《綠燈俠》之后的一個周末上映,那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
為了宣傳造勢,五月中旬的時候,使館影業在全世界多家3D和IMAX影院放映了一段總時長為15分鐘的片段,現場幾乎所有看過的觀眾,都要用瘋狂來形容。
《阿凡達》的營銷不同于傳統上發放預告片和市場推廣的宣傳活動,雖然3D和IMAX技術在北美越來越普及,但就全球范圍來說,最新一波的3D電影浪潮才剛剛興起,還有更廣泛的電影觀眾尚未有機會走進3D影院,也有一些觀眾由于票價過高仍然對3D電影望而卻步。
而這種新的推廣方式,可以讓更多的人走進影院,免費了解3D電影,未嘗不是一個很有前瞻性的創舉。
這一天,也被相對論娛樂以“阿凡達日”來命名。
“阿凡達日”這一天內,全美248家IMAX影院和其他77個國家地區的438家影院約700塊3D銀幕,共同放映了這支需要佩戴3D眼鏡觀看的《阿凡達》片花。
這15分鐘片花包含了《阿凡達》影片中的5個段落,以及一段快速剪輯的預覽,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親自現身立體銀幕,帶領觀眾進入阿凡達的世界。
“《阿凡達》的3D三維效果超越這幾年所有3D立體電影,可以說是全新的3D立體境界,另外片中的CG角色的逼真寫實程度也是電影工業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幾場片段都看的出卡梅隆導演對這部片的用心和超強導演功力。不過15分鐘實在是太短了,就在大家看得意猶未盡時結束了,好想直接看完整的《阿凡達》……”
看過片花的資深影迷們,毫不吝嗇夸張之詞,哪怕詹姆斯-卡梅隆剪出的十分鐘遠不是影片真正的精華,卻也完全當得起如此的贊譽。
“詹姆斯-卡梅隆十年磨一劍!”
這樣的宣傳口號,也早早打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