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縣的布局一向是四大街,兩大市,所有的布局都圍繞著其展開,但其實,這些年祝成功將青山縣發展的很好,地界也不斷的擴大,周圍的一些村子雖然名義上還是青山縣附近的村落,但其實已經是縣城的一部分了。
好比說這十里村。
顧名思義,這十里村距離青山縣也就十里,不算得遠,加上十里村和青山縣來往甚密,出行十分方便。
而且這村子盛產棉花,這幾年發展了棉衣棉被等產業,生活富裕,家家也都蓋了小院子,愜意的很。
今日是青山縣大集,石家幺娘石雅兒早早就準備出門。
“幺娘這么早”
“又賣棉鞋去呀”
石雅笑著一一應下“是的嘞,趁著大集賣一點。”
“哎喲,幺娘就是懂事勤勞的,這才剛剛入秋,咋就開始賣棉鞋了”
石雅笑道“都是去年的舊棉花,這個時候賣價格也便宜,等到冬天就用新棉花了,也不知這個價格咯。”
“這倒是啊,還是幺娘會做生意。”
村民笑著一一和她打招呼,石雅背著一個小竹筐,往青山縣去了。
與此同時,曹家的后門也開了,曹勛走了出來。
“喲,秀才老爺又去學堂”
街坊鄰居也笑著和曹勛打招呼,曹勛也點頭回應。
從曹家往外不到二里地就有一個村級學堂,曹勛閑暇時經常會在這里免費教孩子們讀書,也正是這樣了,曹家的口碑才會這么好。
江年從今早開始就一直蹲守在曹家附近,這會兒也隨著曹勛一起到了這邊。
和江年同行的是一個縣衙的衙役,見曹勛去了學堂便放心下來,誰料江年依然緊緊盯著那邊,一刻都不帶松懈的。
那衙役笑道“歇歇吧,那廝在學堂能掀起什么風都是一些村上的孩子和老夫子。”
江年不理,他銳利的眼神不斷地巡視著這個學堂,忽然,不遠處的一個身影引起了他注意。
“你看那是誰”
那衙役循聲看過去,不遠處正是朝過走來的石雅,一邊走,正在一面推銷者她的棉鞋。
那衙役笑了“那個啊,我知道,是附近十里村的棉花姑娘,叫石什么來著她經常在這一片轉悠,有時候也進城賣點兒棉鞋棉衣啥的,很勤奮的一姑娘,還沒說親呢。”
“棉花姑娘”江年重復了一遍這個稱呼,“她經常都在這跟前嗎”
“是啊,這里離十里村近么,而且這邊小孩子老人多,她還經常過來幫助別人呢,人緣蠻好的。等等,你這話你不會是懷疑什么吧,這不可能啊,這石姑娘家里窮,一個臥病在床的老娘和一個妹妹一個弟弟,這家世怎么可能和曹勛有關系。”
江年冷笑,有時候越是覺得不可能的事卻越容易掩人耳目,他不說話,一直在不遠處盯著石雅。
那衙役覺得他瘋了,搖頭走遠,不理人了。
“棉鞋剛剛做好的棉鞋咱們這青山縣秋天短,要是想圖便宜的就要趕緊了等過了十月再買可就不是這個價啦”
石雅一路走一路吆喝,逢人就笑著推薦,雖然效果不怎么樣,但是看她倒是喜滋滋的,很是樂觀。
石雅的確在那個學堂附近停下來了,但是卻并沒有進去,而曹勛也一直在里面沒有出去,就這么過了近半個時辰,那衙役放水都回來了,嘲笑江年“我說是你太敏感了吧。”
誰料那衙役話音剛落,曹勛便從學堂里走了出來,朝石雅去了。
江年瞬間警戒。
曹勛走了過去,低頭看了眼這些棉鞋,溫聲問“冬天還沒來怎么就來賣”
石雅低眸,倒還是那副說辭“舊棉花雖然便宜,但是也很暖和的,您要不要試試看”
曹勛笑道“行,那我要兩雙。”
石雅臉一紅,立馬應好,低頭便從籃子最里面取了兩雙遞了過去,曹勛要給她錢,石雅低聲拒絕,曹勛卻還是硬塞給了她一些“回去給你娘抓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