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那幾個小的還沒入朝的皇阿哥,剩下十二個皇阿哥里,三哥得罪了六個。
十二阿哥不聽三貝勒解釋還好,聽完之后,他這銀子就更不想借了,但真一點兒不出,恐怕就要得罪三哥了。
他不問馬家到底要上交多少銀子,知道了他也拿不出來這么多,他只問三哥想從他這兒借多少銀子。
“二十萬兩。”
三貝勒對兄弟們的家底是有數的,十二絕對不算富裕的,但論手中的現銀,應該沒人能比得上十二。
其他兄弟也都會拿安家銀子去置辦產業,或者拿去投錢做生意,但這兩者十二都沒做過,而且因為被蘇麻喇姑撫養長大的緣故,十二在生活中很是簡樸。
出宮開府時的二十三萬兩銀子,十二恐怕還沒動多少。
所以他喊出來的二十萬兩,十二是能拿得出來的,不過恐怕會往下壓一壓,他的底線是十五萬兩。
“我跟三哥也不說借不借的事兒了,三哥有困難,弟弟也不能干看著,一萬兩銀子算是我給三哥的,我這就去取,三哥稍等。”
十二阿哥邊說著邊迅速起身,快步出門去拿銀票。
一萬兩銀票不是用來買三哥的好,是買三哥不要因為他不肯借錢而記恨他。
二十萬兩實在太多了,整個皇子府里里外外一年的開銷加起來也才兩千兩,二十萬兩能花到他曾孫子輩兒了。
把銀票塞給三哥,十二阿哥便不吭聲了,無論三哥說什么,反正就這些。
三貝勒出門的時候心情沉重,連十二都只拿出了一萬兩,旁的兄弟就更不好指望了。
果然,三貝勒一天跑了三家,十三只出了五千兩,老七一萬五千兩,三個人加起來也才三萬。
福晉那里,勇勤公府也只肯出五萬,和他預想的差了四倍。
乾清宮,西暖閣。
御案上的兩封信,一封寫著阿瑪親啟,一封寫著皇阿瑪親啟,字跡截然不同。
老八的字還是沒有長進。
康熙將更單薄的那份書信拆開,只有兩頁紙,老八只字沒提自己,也沒為老大求情。
第一頁是給他請安和解釋旁邊那封信,那是老大幾個孩子寫過來的信,是要送去直郡王府的,第二頁是寫老四和老九辦差如何如何認真,做事如何如何辛苦。
哦,老八還畫了畫。
“把八貝勒送來的畫拿過來。”
不曾裝裱,連畫軸都沒有,就簡簡單單的一張畫紙,那畫也沒多少配色,甚是簡陋,看得出來是隨意畫的,并非一早就備好了為老四請功。
信上老八是把老四和老九放到一起提的,處處都不曾落下老四,但這畫明顯是以老九為主,老四雖也入了畫,但位置偏不說,畫得也糙,遠不如畫老九的筆墨多。
“把這畫拿去裱起來。”康熙吩咐道。
畫技一般,背景什么的也都畫得很潦草,但有幾分詼諧在,老九這副苦哈哈的表情還挺有意思。
康熙將另一封信也拆開,里面又裝了四封,因為沒寫名字,他也分不清楚是哪個孩子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