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被轉到御前,檢查過了,再隨萬歲爺寫給幾位皇子書信一道送往南邊。
不同于三貝勒竭盡全力為馬家補窟窿,五貝勒只看在額娘的面子上給了郭絡羅家一萬五千兩。
這錢數是他和額娘商量過的,他給的和額娘給的加起來,正好是郭絡羅家這些年給的孝敬的兩倍,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郭絡羅家貪了七十多萬兩,可花在額娘身上的就這么點兒,他們已經雙倍還回去了,郭絡羅家如果湊不夠罰銀,也賴不著他們。
烏雅家這里罰銀倒是三家最少的,不足百萬。
娘娘那里拿了三十萬兩,烏雅家這些年給娘娘的孝敬加起來也就這些,其中有八萬兩是四貝勒出的,這事兒都傳遍了,四貝勒離京前拿給德妃娘娘的。
族里是能湊的都湊了,賣地賣鋪子,也問親戚朋友借了個遍,湊了四十萬。
但罰銀是雙倍上交,這些加起來,也還差十萬兩呢,十四阿哥給湊了五萬,最后五萬也是十四阿哥做主讓十四福晉娘家借的。
耗時一個多月,烏雅家是幾個家族里頭一個將罰銀交齊的。
第二個是馬家,馬家是最后一個月才交上的。
曹家趕在日期截止的前兩日將罰銀交上,也是最后一個交齊的。
郭絡羅家和董家都沒能交齊兩倍罰銀,后者把貪了的都還回去了,湊夠了本金,但前者貪了七十多萬,最后交罰銀卻只交了五十萬。
康熙知道郭絡羅家已經盡力了,他們也沒臉去求宜妃母子,為了湊銀子,還讓郭貴人給已經嫁到草原去的恪靖公主寫信借錢。
家中的女眷把首飾都拿去賣了,可這依然湊不足本金,因為郭絡羅家貪的大部分銀子沒有留在族中,更沒有拿給宜妃母子,更沒有留下來讓族人揮霍享受。
郭絡羅家貪的大部分銀子都流向了廢太子,成了廢太子那些年收攏人心的經費。
這案子真是越往下挖就越有意思。
郭絡羅家從前扒著廢太子,他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郭絡羅家貪了這么多銀子,還把大部分上供給了廢太子。
鐘粹宮的廚子欺辱良嬪是真,但卻還查出了烏雅家在其中推波助瀾。
馬家不過是包衣,都不曾抬旗,但一個廚子就敢搶老八孝敬給良嬪的東西,任職御膳房總管的馬家人就敢調換給廢太子的供應,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這些奴才都有膽子欺負到皇子公主身上。
案子往下挖得越深,康熙便越發覺得這內務府是不整改不行了,而且是需要換皮也換骨的整改。
老八那套改法就很好,他這幾個月結合這次的案子,反復仔細琢磨了里面的內容,改無可改。
但這套改法不能是由老八來執行,內務府總管要換人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