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爺和三爺兄弟情深,那可得了吧。
一爺被廢太子之位后,頭一個跳出來要爭太子位的不就是三爺嗎。
而且最近這幾年,三爺和毓慶宮慢慢疏遠也都是大家看在眼里的,如今倒是兄弟情深了。
四爺聽得出福晉對所謂兄弟情的揶揄,不過想著廢太子那日,三哥跪在他身側,滿臉的淚水,臉上真切的痛苦,倒也覺得三哥對一哥還是有幾分兄弟情的,并不是裝模作樣。
“三哥和一哥是從小就交好,這幾年雖然疏遠了,但過往情誼還是有的。”四貝勒解釋道。
三哥對一哥有兄弟之情,他也不能沒有。
不止他,要為一哥表兄弟情,他們這些弟弟落下誰都不好。
四貝勒立刻安排人去三哥府上要了份禮單,等會兒他直接拿到八弟府上讓人謄抄,十三待會兒也會過去。
那禮單留在八弟府上,九弟和十弟定然是能看到的,九弟知道了,五弟也就知道了,順帶著還有七弟。
十一和十四那里,就得讓十三跑一趟了。
四貝勒掛心八弟昨日說過的那幾個章程,所以等禮單送來也沒看,直接拿去了八爺府,讓人謄抄了十份之后,才和八弟、十三弟一起瞧見這禮單的內容。
十本論語,三爺親手默寫的,每本上還有三爺自己對論語的注釋。
單就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而言,這禮不可謂不重,畢竟很少有人會花十天半個月的工夫親自去備禮。
但就價值而言,這禮又實在簡薄了些。
“咱們也送這些”十三爺遲疑道。
儒家的經典書籍多了,三哥抄寫了,不,默寫了論語,他們還可以默別的,多的是書可以選。
但只是送書,這樣好嗎是不是過于簡薄了。
“禮輕情意重,如此送禮也不是不行。”八爺語氣淡淡的道,“三哥如果只送這些,我們送的多了,反倒惹三哥難堪,倒顯得我們兄弟不和。”
鑒于八哥和一哥、三哥都有仇怨,八哥的話,十三爺也只能聽聽,主要是四哥的意見。
如果三哥和四哥都如此送禮,那他們這些做弟弟的也只能隨大流了。
四貝勒能有什么意見,皇阿瑪封了一哥做了親王,還分給了一哥正白旗的八個牛錄,除了沒有安家銀子,皇阿瑪這會兒給一哥的待遇和他們這些人出宮開府時是一樣的。
不,應該說是更好。
他們當初出宮開府時,分到牛錄最多的大哥,也就只有正紅旗的七個牛錄。
皇阿瑪始終是在意嫡庶,疼愛一哥的,如今不能把大清留給一哥,只能給一哥親王之位,大概都覺得委屈了一哥。
他們這些做弟弟的此時又怎么能奉上如此簡薄之禮。
三哥此舉實在不智。
“我也打算送書,但是不比三哥才華橫溢,我只能找些古籍孤本送了。”
不比四哥財大氣粗,十三爺府上可湊不齊十本古籍孤本,不過也不必湊齊,他總不能在隨禮上越過前面的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