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弟弟就一半一半,一半的古籍孤本,一半自己手抄。”
八爺沒什么意見,是他與老一交惡,又不是四哥和十三與老一交惡,他犯不上為難人。
不過他既不打算送老一古籍孤本,也不打算自己辛苦抄錄,外頭那么多書坊,隨意挑幾本就是了。
八月十一,秋高氣爽,是個萬里無云的好天氣。
一爺準備多日,穿了一身寶藍色的衣袍,打扮得很是精神,到了時間便親自去前廳迎人。
眾皇子之中,先到的不是住處離的最近的五貝勒和七貝勒,反倒是住的最遠的三貝勒。
理親王府在正白旗,誠郡王府卻在正紅旗,一個在內城最西邊,一個在內城最東邊。
三爺是做足了心理準備來的,雖然給出去的禮不值錢,雖然他心里仍舊記得長子和長女被害的仇,但此時他還是不得不對廢太子虛以委蛇,裝也要裝出一副對廢太子關心至極的模樣。
一來是裝給皇阿瑪看,一來是減少廢太子對他的惡感,要報仇也找對人,他跳出來的時候,太子之位已經搖搖欲墜即刻就要被廢掉了,可不比老八,老八那才真真是把廢太子拉下馬的人。
廢太子要報仇,別沖著他來。
“一哥,你怎么瘦了這么多,這半年弟弟心里一直掛念著你,若不是怕惹你傷心,我早該去看你的。”三爺把準備好的話說完。
瞧著老一好像也沒瘦多少,而且這精神氣兒遠勝于去年還做太子的時候。
合著這半年在毓慶宮中沒傷心到食之無味,也沒有整日誠惶誠恐,倒是有在養生。
時隔半年多再見老一,三爺這會兒的心情又和先前皇阿瑪廢太子時不同,皇阿瑪廢太子時,老一并不在場,他只能想象老一痛哭流涕的落魄模樣,讓自己解恨。
而現在老一就活生生站在他面前,哪怕身上不見落魄,神情不見落寞,好似還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太子爺。
但裝得再體面,終究也還是不一樣的。
他見老一,只行平輩之間的禮節,不用再行君臣之禮,不用口稱太子爺口稱殿下。
曾經住在毓慶宮里的人,如今也住到外頭來了。
親王又怎么樣,老四也是親王,老五那樣不通文墨之人也是親王。
“一哥雖然瘦了,但是氣色極好,看來是早就想通了,早知如此,弟弟就應該早去毓慶宮探望,而不是非要等到一哥你出來。”
三爺原本是想和老一裝一裝兄友弟恭的,但瞧見了老一,卻總是壓不住心頭的火氣,明明從前那幾年他是能壓制住內心憤恨的,能讓自己不去想長子和長女的。
一爺的臉色微微有些僵硬,道“三弟該不會是嫌我這聲恭喜說晚了吧,恭喜三弟榮升郡王。我這半年在毓慶宮待著不問世事,所以馬家的事兒是隔了幾個月后才知道的,三弟你別見怪,如果手中不寬裕,我這里還有些銀錢,你盡管拿去用。”
老八還真是把好刀,能傷他,也能傷老三。
不過皇阿瑪還是對榮妃和老三網開了一面,端嬪都能被降為宮女子,榮妃憑什么還穩居妃位。
四妃在皇阿瑪心里到底是不一樣,四妃的兒子在皇阿瑪心里也是不一樣的。
這下臉僵的換成三爺了,老一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本以為交完兩倍的罰銀后,馬家的事兒就能就此翻篇,皇阿瑪可以既往不咎,可沒想到這最大的責罰竟是落在他身上。
且不說太子之位,這本該有的親王之位都換成了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