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可要記得來收,別又忘了時間,等我定個鬧鐘。”方母只是嘴上說不幫林書芒,讓他自家干,但是一樣活兒沒落下。
菜蔬一曬好,十個壇子的洗刷工程立馬開干。林家的廚房有兩個水槽,當初裝修方母都是往大的來裝,所以幾十厘米高的圓肚壇子還勉強放得下。洗好的壇子倒扣在太陽底下,等待高溫把里面的水汽蒸干。
趁著空出一段時間林書芒馬上找了個地方,靠在沙發角打開手機,準備看信息,方靜水在幾個小時前就給了他回復。
林書芒確定了新招的員工,點開阿香姨兒子的頭像框,再說了一遍具體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時間,把明天要上班的注意事項簡單說了一下。
發完林書芒才意識到已經好幾個月沒看見過阿香姨她兒子了,平時一個星期總要打上幾次照面,最近卻沒見人影。
兩個小時一到,方母分秒不差地讓林書芒把東西搬出來。
這次時間掌握得好,沒把食材曬得太過蔫,一泡到清水里,食材又開始水靈靈起來。
方母做酸壇子,沒有固定的配比,每次都是隨心所欲,想加多少就加多少。但都出乎意料的好吃,林書芒在這方面就繼承了方母的天賦。
林書芒刀工火候都不算好,只是勉勉強強過得去,關于調味,他卻掌握得很好。調味本身就很依賴感覺,到底是多放一點,還是少放一點,全憑直覺。
也是憑這一點,再加上高品質的食材,足夠林書芒在一眾小餐飲店里殺出一條血路。
酸壇酸做到最后一步十分簡單,只需要把鹽和清水倒進里邊就行,要是想吃辣的再切幾個鮮紅的指天椒進去。
這次方母買的壇子都是厚厚的玻璃壇子,可以觀察到里面的發酵情況,家里從前的壇子都是黑褐色的瓷壇,在開壇之前,一切都只能聽天由命。
玻璃壇子就可以觀察到發酵的情況,酸壇酸制作全程不能沾上半點油星子,但是家里的廚具那么多,誰也不敢保證哪一個環節沒出錯誤。
幾十斤的食材弄完已經到了將近七點,天氣悶熱,又忙活了一個下午,方母沒什么胃口。
林書芒便說“那做個涼拌粉吧。”
林書芒這幾天研究來研究去,沒什么新想法,增加了粉店的傳統單品涼拌粉。這是他們青省粉店常有的種類,夏天吃起來尤為清爽。
因為他要嘗試配比,冰箱里都存著食材,林書芒取出四五個番茄,依著番茄蒂往下劃了幾道弧,再用滾燙的熱水一燙,番茄皮就輕易撕了下來。
方母不愛吃番茄皮,覺得皮像紙一樣。林書芒也不大愛吃市場上買來的外地番茄,想著在生菜地旁種上一批番茄,只是還沒想好種些什么品種。
市面上個頭大的番茄皮厚,便于運輸,但是味道卻很寡淡,也沒有番茄的香氣,不適合用來煮涼拌粉的湯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