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想建功立業的得把沒捐足的要捐足,而捐足了做上新團監正、團正的那些文監生和武監生走了之后,想接替他們留在本地做監正團正的又得捐,并且一樣得先捐個十成文監生或十成武監生,韓秀峰忍俊不禁地說:“曹大人,秀峰便是有三頭六臂也顧不上一百個團啊。”
“這好辦,我川東道有的是候補官員,現在正是用他們的時候,大可給他們委個差,讓他們跟著你幫辦團練,輔佐你統領各團。”
“敢問大人有多少,并且他們能實心辦差嗎?”
“這些年究竟分發來了多少我記不大清,一兩百應該是有的,至于能不能讓他們實心辦差就看你的了。”曹澍鐘笑了笑,又說道:“再說招募的是團民,辦得是團練,不一定非用吏部分發來的那些候補官員,在籍丁憂的官員一樣可以用,只要是捐過頂帶的本地士紳都可以用。”
不等韓秀峰開口,杜興遠竟又笑道:“曹大人,您覺只要是捐過主薄或縣丞銜的士紳便可領兩至三團,捐過知縣銜的可轄兩至三名主薄或縣丞,統領八至九個團如何?”
曹澍鐘笑看著韓秀峰問:“志行,你覺得呢?”
韓秀峰意識到他們不但想讓各縣士紳捐文武監生,還想讓各縣士紳捐頂帶捐官銜,不假思索地說:“曹大人,杜府臺,秀峰以為這恐怕不妥,一來這是行軍打仗不是干別的,一將無能真會累死三軍的。二是咱們得給那些團正、監正點盼頭,要是個個都有上官,上官也有上官,誰還愿意用命。”
“那一下子設百十個團,你管得過來嗎?”
“秀峰不是奉旨從直隸帶回十名文武官員嗎,可以讓他們先幫著統領各團,在籍丁憂的官員或致仕回鄉官員家的子侄,雖不多但知根知底信得過,并且跟秀峰一樣都想保老家平安,只要有他們相助統領百十個團倒也不是很麻煩。”
“行,就這么說定了,你老家要不要安排一下,大概需要幾天才能……才能去安穩?”
“老家那邊倒是沒啥好擔心的,只是這軍械糧餉秀峰得問清楚,要是軍械糧餉接濟不上就算去了也沒用。”
“糧餉你大可放心,每年九萬兩,絕不會讓勇壯們兩手空空應敵,更不會讓勇壯們餓著肚子效力。”
“秀峰以為九萬兩恐怕不夠。”
“差點忘了,槍款不在這九萬兩之內。”
“曹大人,光有槍和火藥鉛子不夠,秀峰還想要炮,想守住松坎,確保我川東萬無一失,怎么也得三十尊劈山炮。”
曹澍鐘權衡了一番,咬著牙道:“三十尊就三十尊,不過鑄炮需要時間,給我三個月如何?”
“那秀峰明日一早便前往綦江,去綦江的安穩鎮等人,等糧餉,等大人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