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璐山的招新考試辦得熱熱鬧鬧,不知道的還以為要招他百八十個新弟子呢,定睛一看,好家伙這次居然才收了三個內門弟子,兩女一男,比上一屆還少兩。
但這其實是常態,雍璐山畢竟是修行仙門,招收弟子并沒有絕對的硬性指標,屬于是寧缺毋濫,加上每六年就會開一次山門,招多了反而培養不過來。
加上上一屆招的弟子實在過于光彩奪目,別說是顧宗主挑剔了,其他長老們的眼光也無形中被拉高了不少,畢竟誰不想收一個像小師叔那樣的天才徒弟呢,就算沒有小師叔,陳最啊夏瑛啊他們也不挑的。
反正雍璐山的諸位長老們是堅決不會承認自己眼光太高的,別問,問就是眼緣不夠,坐等下一屆撞大運。
而納新過后,隔一年便又是宗門大比了。
猶記得上一屆宗門大比,沒什么看頭的筑基以下賽段,硬生生叫新入門的弟子搶了師兄師姐們的風頭,本來還以為小師叔祖他們會繼續蟬聯前三名,怎么的也不可能這么快進階筑基賽段,沒想到哇,天才果然是不可理喻的。
不行啊,再這么下去,怕是要被小師叔祖他們追上了,君不見內外門不少煉氣弟子入門都十來年了,都還在沖擊筑基呢,不行,他們必須卷起來
于是三位新弟子入門之后,就發現師兄師姐們修煉都好拼命啊,雍璐山不愧是大宗門,修行氛圍就是比其他地方好。
比你強大的人還比你努力,這種緊迫感立刻就卷上他們心頭,原本拜入雍璐山成為內門弟子的沾沾自喜立刻被勝負欲取代,于是三人迅速就融入了雍璐山的修行生活。
反倒是刮起卷王風氣的起源之一聞敘,他的修行步伐反而慢了下來。
別誤會,他并不是復仇之心減淡了,或者說是修行之路出了岔子,只是因為他已經非常明顯地摸到了筑基中期的門檻,別人怎么修行他不知道,但聞敘確實覺得筑基之后,他的修行愈發通暢了。
打個非常簡單的比方,煉氣之時他想要行運周天,勢必需要全身心地推動體內的靈氣前進,這個過程中,還要不停的吞吸吐納,將空氣中游離的靈氣吸納進來,又將不能為他所用的廢氣排出體內,這個過程大約會耗費幾息的時間。
效率低下先不說,它還非常地繁瑣,需要修士全身心地集中精神,一旦走神,行運周天就會徹底失敗,就只能從頭再來。
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哪怕修士的精力較之常人要旺盛許多,但也不可能一整日都保持如此旺盛的精神狀態,所以煉氣時期,哪怕聞敘想要一天十二時辰都修煉,客觀條件也不允許他做這種事。
但自從筑基之后,這種困擾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他想,別說是一天了,就是一個月、一年他都能保持靈氣的呼吸吐納,但這種苦行憎式的修行雖然有效,但并沒有聞敘想象中的那么有效。
他曾經以自身的修行實驗過,一整天都修行和一天只修行三個時辰,其余時間練劍、休
息、悟道、學陣,堅持幾日下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他發現兩者相差其實不大。
換句話說,修行進入筑基期后,增長修為的方式就不再局限于打坐修煉了,從前他光聽別人說丹師煉丹就能增長修為,彼時他還不能理解,現在倒是清楚了。
修行,不應當拘泥于任何一種形式。
當他明悟這一點后,聞敘就沒有再強迫自己日日打坐了,甚至會挑選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修煉,比如今日他很想要練劍,不想做其他事,他就會放下其他事,專心提著劍上練劍坪練劍。
亦或者今日有些許憊懶,他就只練片刻,余下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多看兩本陣法玉簡,或者去找朋友們聊聊近些日子的心得。
聞敘漸漸感覺到,他在雍璐山的生活平靜得像是廣闊無邊的湖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