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一過,系統錄取結束,塵埃落定。
顏煙填寫收取通知書的地址時,段司宇及時阻止,說要帶他去新的住處一看,如若喜歡,他們就搬過去。
如今的住處離學校較遠,不在早晚高峰,就算單程通勤,開車也要花上一小時。
而新住處離清大較近,步行到北門,不過十幾分鐘,相當方便。
顏煙有駕照,但不會開車,要么擠地鐵,要么有司機接送,要么重零練起,自己開車通行。
三種選擇,段司宇都不喜歡,因為不想顏煙把精力浪費在通勤上,便從段玉山那兒“搶”了處住處,過戶到自己名下。
栗巖園中環境清幽,人少清凈。
住處小兩層,帶閣樓與地下車庫,裝修古樸,前后門共兩個花園小院,只是常年無人居住,所以無花草,稍顯寥落。
顏煙有些猶豫,倒不是客氣或怕破費,而是不舍原先的住處,畢竟住了兩年,花園中處處是他親手栽的花草樹木。
看過新家,再回到舊住處,顏煙望著池里的錦鯉,不舍到達頂峰。
這些錦鯉來時還是小魚苗,現在卻有兩掌長,全已長大。
“不滿意”段司宇問。
“沒有,我只是舍不得這里。不過栗巖園環境好,很方便,我也很喜歡。”顏煙雖不舍,但并不想矯情。
顏煙念舊。
段司宇索性保留舊住處的原貌,連衣物都放在原處,等顏煙閑時再回去住。
剛搬進栗巖園的頭幾日,顏煙并不適應,特別是出了院門,到小院中,只有干土入目,實在荒蕪。
不過調整幾日,顏煙重變得積極,購置樹苗花苗皮草,又找人到院中挖一條道,鋪石灌水做了個恒溫流動的小池,貫通前后院。
投入幾只魚苗試驗,確認環境水質良好,顏煙將原先的錦鯉全運過來,跟著住進新家。
環境變了,但人和寵物沒變,不舍與不適由此消減不少。
不到半月,新家從寥落變得蔥郁,模樣大變。
下午錄取通知書送上門時,顏煙正在澆草,給草坪灑著色劑,摘了手套出門去簽收。
然而門外站著的,不止送件的快遞小哥,還有忽然造訪的段玉山。
上次見面,是他們除夕搗蛋。
顏煙不自覺心虛,開了門簽收快件,稍稍俯身打招呼,“您好。”
段玉山視線往里一掃,高傲評價,“改得倒是不錯。”
“謝謝。”
段司宇不在北城,前幾日剛離開,因為要與林琪二次合作,監制一整張專輯。
進了門,段玉山進屋監察,順小池繞行一圈,最終落坐屋檐下的紅木桌,似有要久留的意思。
“通知書。”段玉山朝他招招手,依舊頤指氣使。
顏煙拆開快遞,取出通知書遞過去,到廚房萃了杯濃縮,輕放到段玉山面前,又繼續去灑著色劑。
段玉山摸出
手機,對著通知書拍了數張照,遂登上各社交平臺,編輯發送。
yohnnd兒婿的博士錄取通知書。
良久,藥灑結束,顏煙收好工具,慢悠晃到桌前。
杯中濃縮已空,段玉山還在回復消息。
顏煙無聲端起杯,準備去續,卻聽段玉山說“坐著,別忙活了。”
顏煙一頓,仍是收起杯,去廚房換成溫水,再帶著電腦,落坐段玉山對面,開始看論文。
偶有鳥鳴掠過。
耳畔響起第三次輕咳聲時,顏煙抬眸,看向段玉山。
四目相接。
尷尬的寧靜。
“你在看什么”段玉山先開口。
“論文。”
“什么方向”
“神經網絡可視化。”
段玉山眉梢一挑,上身往后仰,“今后怎么打算”
段玉山可能想跟他閑聊。
顏煙后覺。
“盡量留校做博后,慢慢往上升”
“留本院”
“本院可能性不大,去其它院做學科交叉,機會多一些。”
段玉山蹙起眉,剛要置評。
顏煙先平淡地說“我對這個規劃很滿意,我年齡大了,不想好勝力求最好,想多陪司宇。”
年齡大了。
段玉山莫名一噎,輕咳,“機械那邊,如果你有意向,基本沒有問題。”
機械,段玉山的母院。
言下之意是有關系可疏通。
這交叉雖比留軟院的難度還大,顏煙仍點頭道謝,“好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