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聞訊趕來,屏退宮人,坐到淑妃身側,心疼地問“好端端地怎么又不喝藥了”
淑妃與皇帝青梅竹馬,年輕時又為救他受過重傷,雖然靠著幾位太醫的好醫術保住了命,但自此卻落下了病根,常年湯藥不離口。
六宮上下皆知,皇后母儀天下,貴妃娘娘金尊玉貴,但要說陛下最寵愛的,那無疑是淑妃娘娘。
每每淑妃有個頭疼腦熱,皇帝必定親自前來,各種名貴藥材補品不要錢似的往昭華宮送,太醫院院使恨不能直接值守在這里。
今日聽聞淑妃發了脾氣,還不肯喝藥,皇帝便又巴巴地趕來了。
淑妃今年三十六歲,在一眾妃嬪中算不得年輕,但她生就一副云鬢花顏,即便年歲大了,也只比那些年輕妃子多出幾分韻味,并不顯得老態。
旁人常年纏綿病榻大多面色蠟黃,她在太醫的精心照料下雖也病弱,但面色只是些許蒼白,配著她那纖瘦身形,越發顯得整個人弱不勝衣,惹人心疼。
見皇帝來了,她只略略抬了抬眼皮,并未起身相迎,甚至連行禮都沒有,只語氣淡淡道“終歸是要被氣死的,這藥喝與不喝,又有什么區別”
皇帝來之前已經聽說她叫人去把齊景軒帶回宮,心知她這是知道今日成安侯府的事了,隔著門瞪了昭華宮伺候的宮人一眼,怪他們走漏了風聲。
淑妃扯了扯嘴角,輕笑一聲,道“陛下不用看他們,這宮里上上下下不知多少人等著看我這昭華宮的笑話呢。如今出了這樣的事,即便你有意讓人瞞著,也多的是人上趕著讓我知道。”
皇宮里是秘密藏得最深的地方,卻也是最沒有秘密的地方,端看出的是什么事,出事的又是什么人。
皇帝一聽便知道是有人故意將消息透給了昭華宮這邊,又是生氣又是無奈,解釋道“我不是有意瞞你的,是怕你知道了生氣,傷了身子。”
淑妃從迎枕上直起身子,總算給了他個正眼陛下覺得這種事能瞞到幾時我晚些知道就不生氣了”
皇帝一時無言,淑妃也并非要一味追究他隱瞞自己的事,道“軒兒向來荒唐,時常闖禍,我早跟陛下說過,他若出了什么事,定要第一時間告訴我。”
“一來我好約束管教,二來也好查證清楚。如今日這般,我若早些知道,必然將他和成安侯府的人都喚至跟前問個清楚,也不至于讓他跑去沈家胡鬧,攪得滿城風雨。”
“現在好了,事情還沒查清,便人人都說是他對不起沈家小姐,我便是想轉圜也沒法子了。”
說到這個皇帝就覺得有些冤枉,辯解道“我已經將他叫進宮里問過了,他親口承認他心悅沈小姐已久,今日多飲了幾杯,醉酒后便一時糊涂欺負了沈小姐。”
“所以陛下就信了就真的覺得是他做的,一點都不查證”
那不然呢不是他做的他為何要承認他還哭著喊著讓我給他和沈小姐賜婚呢
皇帝心中腹誹,但沒敢說出來,怕惹得淑妃更生氣。
眼見著淑妃面色愈發不好,顯見被氣的厲害了,外面傳來宮人的通稟,說是晉王殿下來了。
終于不用獨自面對淑妃的怒火,皇帝趕忙道“讓他給朕滾進來”
房門輕響,“罪魁禍首”齊景軒滾了進來。
他好不容易才踏進沈家院門,很不甘心就這么被帶走。
但眼見著已經進了宮,來的還是自家母妃這里,知道嚎也沒有用,沒準兒還會氣壞了母妃的身子,便收斂了在外面那副混不吝的樣子,換上一副乖巧模樣進了屋。
進屋后見皇帝和淑妃面色都很不好,明顯帶著怒氣,他不由縮了縮脖子,一時不知該說些什么好,低頭看見手里的兩個雞蛋,便伸手遞了過去“父皇,母妃,吃雞蛋不”
左耳聽禪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