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大丫二丫也給她送了禮物,大丫的是一個用她們舊衣服做的拖把,二丫的則是一個草珠子串編的小狗熊,掛在窗前當小擺件也不錯。
李修能不知從哪里聽說她分家單過的事,直接給送了一對暖壺一對搪瓷盆,這就是更加實用且難得置辦的生活用品了。
清音一一感謝大家,將大家的好全都記在心里。
***
定做柜子的事沒幾天敲定下來,留夠裝修費和接下來一個月的伙食費,清音把1100塊存到銀行,這就是她的第一筆存款啦
木工邊干,顧媽媽邊來看著,每天把門窗打開通風,加上清音要求不刷油漆,都是木頭本身的香味,晚上睡覺也安心。
廚房雖小,五臟俱全,顧大媽找人給她搬來帶蓋子的大水缸,連煤炭和柴火都給她買了幾十斤,足夠用很長一段時間的,等把所有拾掇好,清音就發現真的能做飯了
又吃了一個月的食堂,等柜子晾曬得只剩木頭味之后,正式開伙這一頓,清音打算請顧媽媽過來吃飯。
“不用不用,你那邊等我給你挑個黃道吉日再開,今天你就來我們這邊吃,你安子哥給拎回一只大羊腿呢”顧大媽笑得見牙不見眼,這段時間顧安又開始回家了,班也按時上了,甚至還知道給家里買好吃的,她心里熨帖得很。
清音也想看看顧安身體恢復情況,遂答應,下班繞到菜市場買點粉條白菜啥的,加羊肉湯里正合適。
顧安拎回家的羊腿可真不小,保守估計也有六七斤,另外還有半斤多的白花花的羊油,散發出的羊膻味引得鄰居們駐足觀望。
都說顧安這次倒是出息,居然能買到這么好的羊肉,這可是比豬肉雞肉還稀罕的好東西啊。
前院的張大娘想到自家幾個孫子已經快半個月沒嘗過肉味兒了,更別說羊肉,他們都忘記啥味道了,于是試探著問“安子他媽,你看能不能分二兩給我家我不白要,我拿肥皂跟你們換,成不”
她家兒子在肥皂廠上班,發肥皂是福利。
顧大媽家里其實不缺肥皂,但她心軟,“好。”
劉大娘一聽連忙跟上,“那我拿糖票跟你換三兩,成不”
李大爺“我家沒票,我拿紅糖跟你換半斤,上次老三送來的紅糖還沒動過。”
這些東西稀罕是稀罕,可都有保質期,顧大媽平時節省慣了,哪里舍得留那么多,但看清音沖自己眨眼,就順勢答應了。
于是,大家有錢的掏錢,有票的掏票,沒錢沒票的拿雞蛋、細糧、肥皂、毛巾、洗頭膏洗澡票等一切具有流通價值的東西來換。不大會兒工夫,一只羊腿就只剩骨頭和一斤多的肉了,顧媽媽板著臉不給了,回來晚沒換到的鄰居們唉聲嘆氣,讓顧安下次再拿啥好東西回家要喊一聲。
他們不貪便宜,都是按照市價換的,主要是他們沒顧安這樣的關系能拿到這么好的東西不是
清音看得津津有味,這時候的鄰里關系可真和諧,她一直以為顧安這樣的街溜子,大家都會避而遠之,誰知老鄰居們對他除了發自內心的恨鐵不成鋼之外,還有一種長輩看小輩的慈祥。仿佛,大家都知道他當街溜子是在大院之外,只要進了大院的門,他就只是顧安,只是顧媽媽的兒子。
“音音,剛才你眨眼是什么意思”
清音看著人都走了,這才小聲道“這些都是好東西,你們用不上,但拿去別的地方能用嘛。”
顧大媽眼睛瞪大,“你是說讓我拿到鬼市上去”
清音搖頭,顧大媽以前敢去鬼市那是因為打野有門路,但這些東西她那幾個師兄弟不一定有門路,倒來倒去過的手越多越不安全。況且城里人對糖啊肥皂啥的稀缺程度遠不如鄉下。
“改天我跟顧媽媽去一趟鄉下老家,咱們可以跟老鄉換點米啊雞蛋瓜果蔬菜啥的。”想到那些原生態的好食材,清音就流口水。
她喜歡這個年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里的東西比后世的好吃。就像爺爺常說的,后世的瓜果蔬菜雞鴨鵝都更大更肥更漂亮,但味道就是比不上以前那些瘦精精干巴巴的小東西,那些東西能吃出食物本身的味道。
就像今天的羊肉,看著沒后世的肥,肉也不夠厚,但一燉上,那小味兒撓一下就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