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你媳婦兒來了”
顧安過了一會兒才從李科長辦公室出來,最近陳專家的加入,廠里忙得不像話,保衛科的工作量翻了幾番。陳專家不愧是專家,他不僅帶著先進技術,還給廠里拉來了好幾臺先進設備,這在海城京市那樣的大城市已經用上好幾年了,但書鋼卻只聽過名字。
為了保護這批來之不易的新設備,保衛科最近都在二十四小時排班,顧安今天能正常下班,明天就要值夜班了。
“我去張姐家吃飯,你幫給顧媽媽帶句話,不用等我。”
顧安“嗯”一聲,“她家有事兒”
“沒啥事,是她家今天沒人在,讓咱們過去包餃子吃。”張姐平時有家有口的,很難約出來,今天正好她公婆愛人和孩子都去小姑子那邊,她早上又買了塊好肉,就說晚上包餃子,讓大家都去。
清音自然不會推辭,“晚上估計玩一會兒才回去,你不用來接。”
顧安看著她,心里有點子莫名的失落,他們科要是聚會,可都是會帶家屬的,上次李科長家老太太過壽,他問她要不要一起去,她給拒絕了,今天她們科室的聚會,她直接問都不問他嗎
清音可不知道他想些啥,把話帶到就走了。
等下班鈴一響,大家就直奔張家,張姐家也住在廠區的領導樓,因為她公公曾是上一任領導班子成員,后來退休了,她愛人沒在鋼廠工作,所以清音都差點沒想起她也算領導之后。
不過,這也跟張姐平時的沉穩內斂有關,她不像楊護士天天把自己是廠子弟的那種優越感掛嘴邊,所以清音都把她當正常同事對待。
“林主任不去嗎剛才不是說她也要去,讓咱們等等她”白雪梅發現少了一個人。
張姐抿抿嘴角,“不用等了,她家里有急事先回去了。”
“是啥事兒”李姐問出口,忽然明白過來,“不會是她家老人又生病了吧”
張姐沉重地點點頭。原來,林莉的愛人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去世了,那個時候她才三十歲不到,也沒孩子,又是醫生,要改嫁其實是非常有利的條件,但她毅然決然留在婆家,照顧一對失獨的老人,一照顧就是這么多年。
隨著歲月的流逝,林莉已經青春不再,而公婆也老弱不堪,這兩年健康狀況更是每況愈下,每個月都要住院,她是上半月跑完公公下半月跑婆婆,身邊人都看不下去了,覺得總這么不是事兒啊。
但林莉這人跟其他人不一樣,她的性格里有一種固執,認定了的事就會一條道走到黑,哪怕旁人告訴她危險不值得,她也義無反顧。就像當初對清音的偏見,她也是經過很長時間才調整過來。
幸好,清音也不跟她記仇,還幫忙開過兩個調理方子,但兩老已經是油盡燈枯之勢,只能一定程度上的緩解,阻攔不了這個趨勢。
大家聊了會兒,很快走到張姐家。他們家的格局就是領導樓的普通格局,倒不是陳專家那樣的大別墅,只是三室的大房子,帶廚房衛生間,生活極其方便,客廳擺設也都整齊干凈,看著就很舒服。可哪怕只是三室,也讓所有人羨慕不已,這年頭誰家都只有一間房,頂多隔斷一下,像這種實打實鋼筋混凝土砌出來的三室,那可不一樣。
再加上做飯上廁所洗澡都能在家里解決,清音看著都羨慕。
胡同里的公共廁所,她是真的上夠了,夏天蚊子咬,冬天凍屁股,也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
她現在其實有錢,怕現金不好保存,她前幾天抽空把藏在獨山村的三千塊取出來,分別存進了不同的銀行,她的存款已經突破五千塊了,再加上那五條大黃魚,她就是頓頓吃香喝辣都花不完。可惜現在還不允許私人買賣房子,不然她是真想把存款變成不動產,換個好點的房子住住。
四個女同志,剁肉的剁肉,揉面的揉面,摘蔥的摘蔥,邊聊天邊干,沒一會兒熱氣騰騰的餃子就出鍋了。
“等一下,嘗嘗這個,我婆婆買的牛奶,加點糖煮一下,就不腥了。”張姐拿出一個塑料袋裝的牛奶,是去牛奶廠門市部按斤稱的,而且得憑牛奶票,她公婆是退休老干部,供應的額外多一點,所以家里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