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雜是一大早去肉店買的,用票能便宜不少,現在家里兩個人掙錢掙票,顧大媽也不摳搜,直接每樣買二兩,回家用面粉好好搓洗幾道,漂干凈,搭兩根羊骨頭熬一鍋高湯,出鍋的時候加把小蔥和芫荽,那個香喲
羊雜其實沒啥好東西,但高低也是葷腥,燉得又軟又爛,入口即化,就著油辣子做的蘸水,那叫一個下飯,小兩口直接把一盤饃都吃完了。
“媽,下次要再遇到賣下水的就買點豬大腸唄,咱做紅燒肥腸吃。”顧安記得,他們第一次在外頭下館子的時候,清音就說她喜歡吃。
“就你嘴饞。”老太太在心里算賬呢,這豬大腸確實比肉便宜很多,“肉店的小王說了,豬大腸最近都給了肉聯廠的關系戶,明兒我讓他給咱留半斤豬肝子,你想咋吃”
要是別人,那肯定摸不到豬肝子的,但清音前不久剛給小王的老爹治好了多年老風濕,半斤豬肝子算啥,又不是不給錢,提前留一下也就一句話的事兒。
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便宜,清音也不管,“那就來個爆炒吧,正好補血,都說坐月子傷氣血,我得好好補補。”
當然,這就是她貪吃的借口罷了,要真補,啥黨參烏雞湯她又不愛
喝了,嫌膩。
“對了媽,您哪天上北區看看,能不能打聽一下以前的小蓮英的故事”
大部分人不知道馬二爺家供養的那位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蓮英,但總還是有些當地老人能知道的。清音總覺得馬二爺沒說實話,她想弄清楚。
“小蓮英,是不是解放前那個會唱曲兒的小蓮英”
“哎呀,您知道”
顧大媽一拍膝蓋,“也不看看你媽我是誰,這些事兒我打小就知道,因為我們村有一人以前就是給司令部做飯的,他也是祖墳冒青煙還能活著回來,其他人全都要說起來,她可是咱們石蘭的名人”
在顧大媽聽來的版本里,除了沒有養子馬二爺這一段,大部分沒差,后半段居然還真有涉及日本鬼子的部分,仿佛就是電視劇的情節來源,難怪當年電視劇開頭第一句話就是“本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劇終也在致敬這位奇女子呢
“不過我聽鎮上老人說,當年那個什么狼的鬼子司令是真有錢,啥金戒子玉鐲子,全是咱龍國人的民脂民膏,每一件都帶著咱龍國人的血呢”
當年崗村次郎的罪行是多少龍國人有目共睹的,要是他能活著回去,絕對也是要上軍事法庭審判的。
不過,也幸好沒給他機會回去,不然指不定現在還逍遙法外呢
這種敗類畜生,就是活剮都便宜他,讓他把狗命留在這片土地上都是污染空氣。
“有人說藏寶圖紋在小蓮英背上,但有人說跟她一起進過澡堂子,人背上白花花的,啥也沒有。”
清音“噗嗤”一聲笑出來,看來多年之后的貼吧網友也不是瞎編的,當地還真有這個傳說。
“我也不信,你說紋一張藏寶圖在身上,那得多疼啊,我要是小蓮英我干脆就不活了,那些帶血的東西誰稀罕誰拿去。”
嘿,清音就喜歡顧媽媽這點,多“保密”的事兒,只要給她一張嘴,總能給你打探出來
這要是在京市,那就是妥妥的朝陽群眾后備役啊
“你說那鬼子是真狠心吶,能把圖紙活生生刻在女人背上,他啥事做不出來我看抽大煙喝人血他都能逼著小蓮英干”
清音本來只是聽一聽的,此時忽然靈機一動,“抽大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