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驚醒噩夢中眾人,在場群臣風行草偃一般紛紛發言附和。
陛下,聽聽人話吧
然而皇帝聽了片刻朝臣力勸后,只是拿手里的銅杵敲了敲龍椅。
當下便有宦官鳴鞭示意朝堂肅靜,群情激憤的臣子們只得暫時安靜下去。
姜離也很心累要是從御駕親征這個決定的第一步,你們就這么激烈震驚,拿出一百條正當理由反對,那今天這朝會得開到啥時候
速戰速決吧,大家都還有事兒要忙呢
都別說了,先聽我說完
“御駕親征的日期,就定在”
姜離也不添油加醋,很標準地報出了答案史冊上七月十一日也先攻破了大同,參將吳浩戰死,消息傳回京城英宗當即就下詔親征。上百文武跪勸不成,最終十六日就被裹挾著跟大軍一起出發了。
“五日后。”
那一瞬間,朝堂上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氣的聲音,出奇的整齊劃一。
五什么日
王直根本顧不得方才宦官鳴鞭示意肅靜,他當即開口跟皇帝直接干脆地表示不可能辦不到
兵部是預備了部分軍需,但已經撥給成國公了,這部分已經下發不可能收回。剩下的,絕無可能支持數十萬大軍五日內就出征。
王直倒了口氣,就著皇帝慷慨陳詞時提到的效仿太宗,不懈勸導道“陛下,太宗當年親征蒙古,可是準備了數月。”
他娓娓道來永樂七年太宗派淇國公丘福領兵征蒙古,結果丘福大敗五軍覆滅,朱棣震怒也是當即下定決心親征。但哪怕有這樣的敗績如火燒在心頭,他也沒有倉促出征丘福是永樂七年八月敗的,朱棣是直到八年二月做好了所有戰前準備,將士皆經戰前操練,兵械亦充足,這才點齊北征軍五十萬,攜糧二十萬擔,兵發京師
王直都不是暗示了,而是直接明示若陛下鐵了心非要親征,這才是正確的準備時間和流程好不好
反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陛下你要五天后就走,沒有的軍需就是沒有
然而很快皇帝就給群臣們展示了下什么叫真的嗎我不信以及辦法總比困難多。
文武百官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皇帝表示成國公增援軍的軍需是完全不用動的。
壞消息是,皇帝拿出了自己的大軍軍需方案
糧食不夠是吧先每個軍士發上三斗炒面,當作一月的口糧什么,你們問一月后吃什么到時候差不多秋收了走到哪兒吃到哪兒吧。
軍需不夠是吧,沒事,把庫房里收著的那些兵械,能不能用的都先拿出來。然后給每個軍士發件棉襖、棉褲再發兩雙鞋。
哦,你們說倉促出征沒有操練士氣不足,沒關系,每個軍士發一兩白銀,不過區區二十多萬兩,從內府出就是了。
戰馬不夠運輸輜重的牲畜也不夠那發揮主觀能動性多去搞點驢,就按照三人一驢的比例來搞,提高北征隊伍的含驢率,這不就完美解決背負輜重的問題了嘛
姜離對著系統內她整理出來的備忘錄,一條條有感情朗誦完畢。
王直聽的眼睛都直了。
他終于沉默了。
這一瞬間,王老尚書忽然升起一種詭異的心情好好好,我倒要看看陛下還計劃了什么
甚至心里還特別大不敬的暗罵一句家鄉俗語難道還真能狗長犄角鬧出多少羊洋事兒來
事實證明,真的能。
皇帝興致勃勃分享完軍需企劃案后,竟然站起身來,親自走到懸掛的大幅輿圖前面。
輿圖上已經用朱筆畫了幾道線路,還有模有樣有實有虛。
所以方才看到這張輿圖的老英國公才會欣慰。
但現在他是如臨大敵提心吊膽看著皇帝走到輿圖前,接過錦衣衛遞過來的早準備好的一根長桿,開始指指點點
“出征的路線,就走這條出居庸關先到宣府,再去大同,然后直接從大同奔赴草原去抓瓦剌的軍隊”
“回來的路線,朕準備了兩條。”
“東北線再入大同,至宣府,經過懷來土木堡附近,居庸關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