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厚厚的褥子鋪了兩床,殷玉瑤給玉磊拿出了新的枕頭和枕巾,又給他準備了軟和的棉被,一看就十分舒適。
浴室里雖然也有暖氣,但是洗完澡出來到屋里這段路是冷的。殷玉瑤早有準備,提前把姥姥要換的干凈衣服放在屋里暖氣上暖著,估摸著洗的差不多了就給她送去,還拿著帽子和大衣。
韓老太被玉瑤裹的嚴嚴實實的進了屋,嘴笑的都合不攏嘴了,沒有什么比孩子孝順更讓人開心的事了。
殷玉瑤熬了一鍋香噴噴的羊雜湯,又去國營商店買了幾個熱燒餅當晚飯。三人也不到廚房去吃了,殷玉磊把備用的小圓桌支客廳來,三人把羊雜湯里加了不少白胡椒和醋,吃的身上暖暖的。
吃完飯,韓老太太在屋里轉了半小時遛彎消食,快到平時自己睡覺時間了,老太太就去屋里衛生間漱了口,一出來就見殷玉磊抱著幾本小人書在床上等她。
韓老太太頭都大了,連忙說道“姥姥不認字,可給你念不了書。”
“我知道。”殷玉磊把被子掀了起來,拍了拍床鋪“我給姥姥念,這可是姐姐畫的小人書。”
韓姥姥來了精神,脫了鞋也上了床,摸著身下厚厚的褥子和身上軟軟的被,韓姥姥忍不住感嘆道“你姐對你可真好,看鋪的這么厚實,摸著可都是新棉花。等你長大了,你也得對你姐姐好。”
殷玉磊靠在枕頭上,軟軟地應了一聲“等我長大賺了錢都給姐姐,我不但會對姐姐好,也對姥姥好。姥姥您好好活著,等我長大賺錢給您老賣肉吃。”
韓姥姥摸了摸殷玉磊的小胖臉,笑的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殷玉磊打開一本小人書開始念,韓姥姥一開始還努力的睜著眼睛看,可是看著看著眼前的畫好像糊做了一團。她眨巴眨巴眼睛,把枕頭往下一點,覺得光聽也挺好的,這抗日的故事她愛聽。
殷玉磊剛上學幾個月,認識的字不多,但是小人書里的內容他聽王曉慧不知道念了多少遍,都快倒背如流了。
薄薄的一本小人書內容并不多,可是殷玉磊還沒見到最后一頁就聽到來自身旁的鼾聲,他茫然地轉頭一看,韓老太已經躺在被窩里睡著了。
殷玉磊“”
白念那么多了。
家里的糧食蔬菜肉都是足足的,柜子里的大米、白面和玉米面都不缺。殷玉瑤還給備了十個饅頭,一袋子掛面,生怕這一老一小餓著。
院子里則放了兩個蓋子的竹箱子,大塊的豬肉和姥姥帶來的大公雞放在一個箱子里,放在外面一個月也不會壞;蔬菜一類的放在另一個箱子里,箱子上面蓋了一個舊的小花被,外面又加了一層厚塑料布,這樣既能保鮮又不至于把菜給凍壞了。
殷玉瑤把東西把能想到的都準備齊了,這才放心地跟著李秋生去省城出差。
其實省城這一趟即使王德福不邀請,她也要找借口來的。上回走之前廢品收購站的大姐提過,在年底之前會將收購站倉庫里的書籍一類都送到造紙廠去再利用,可那里的書堆里還有不少金先生的藏書呢。
辦好了住宿以后,殷玉瑤稍微簡單一梳洗,帶上帽子,在路過副食店的時候買上四串糖葫蘆就往廢品收購站來。
不過這次殷玉瑤沒有直接進去,而是先拿著糖葫蘆到收購站后面隱蔽的角落里進了博物館。博物館有個功能就是能隔空看著外面的情形,也能聽到人說話。
她上回拿了那么多東西走,雖然是以燒火買火引的名義,但她不知道自己走了以后有沒有革委會的人關注到這方面。在這個年代,行事小心些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