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燕笑著捏了下于燕秀的鼻子“就你和殷同志好,我們和她不好似的,看你小小年紀操的那么些心。”
殷玉瑤也笑著攆她“你快回去吧,等我定了滑冰鞋就回去。”
于燕秀嘿嘿地笑了,穿好軍大衣把自己圍得嚴嚴實實的一路小跑著回去了。
幾個女知青看著于燕秀的背影都忍不住笑,于燕秀在自學高中知識的事在知青里不是什么秘密了,平時在她們宿舍里,于燕秀也經常拿著題去問。只是即便她們有的曾經上過高中,但是上學那幾年正趕上運動情緒高漲的時候,壓根就沒好好聽課,有的即使是學了一些這兩年也都忘的差不多了,因此那些內容基本上都是靠于燕秀自學的。
對于于燕秀執著學習的態度,大家還是很挺好奇的,知道于燕秀學習的書本都是殷玉瑤給的,去木匠那的路上也就閑聊起來。
“燕秀當初沒上高中是不是成執念了,我看她那架勢比我們上學時候還努力。”張雨燕忍不住評價了一句,又有些替于燕秀可惜“只是現在即便是這么刻苦也沒用啊,現在工農名大學都是推薦的,咱知青可沒那福分。”
殷玉瑤看著身邊的這幾個女孩子,最大的也才二十一二歲,最小的十七八,便忍不住提點了兩句“我感覺這學習還是有用的,尤其是數學方面,像那些武器研發啊,其實都離不開數學的。”
另一個知青有些不解“可即使學數學有用也輪不到我們啊,我們學了還不是白學。”
殷玉瑤笑了笑“知識任何時候都不是白學的。”
張雨燕聞言若有所思,她看了看殷玉瑤,又低頭看腳下的白雪,似乎在思考著什么。
殷玉瑤見狀也不再多說了,在這個年代言多必失,自己提點這兩句已經足夠了,剩下的就看她們往不往心里去了。反正等公布高考消息的時候,她們到那時候撿起來再學也行,只是效果肯定比現在就開始備考要好。就于燕秀這學習的勁頭,等到高考的時候,清北肯定不在話下。
不說別人,就殷玉瑤自己也在學習的,她雖然出版社工作穩定,但連環畫的好光景也就到八十年代。她不缺錢,也不缺信息,未來肯定不能困在出版社。
幾個人說著話就到了木匠陳大樹的住處,陳大樹也剛吃完殺豬菜回來,正樂呵呵的剔牙呢,看到一群女知青過來便將人迎到外間的工作間,樂呵呵地問道“這么多人來是找我干什么活嗎”
“還真是瞞不住陳大叔。”張雨燕樂呵呵地說道“我們說好明天去大河那滑冰,想請您幫我們做幾雙冰鞋。鋼板鐵棍的我看書記那邊有,回頭我們自己去要,就是做這東西我們搞不來,還得陳大哥幫忙。”
“正好冬天沒啥活干,我閑著還難受,這點小玩意交給我了。”陳大樹樂呵呵地說道“至于鋼板鐵棍的也不用你們去要,你們不知道什么樣的好用,回頭我去一趟就行。”
點了點來的人數,陳大樹算了下時間“等明天吃了午飯來拿滑冰鞋吧,不耽誤你們下午去玩。”
姑娘們立馬高興地向陳大樹道謝,殷玉瑤照例從口袋里抓了把大白兔遞給他“多謝陳大叔,幾塊糖不成敬意,給家里孩子甜嘴吧。”
“這多不好意思,又不是什么大事,還勞殷知青破費。”陳大樹往身上擦了擦手掌,這才將糖接了過來,臉上的喜色溢于言表。以前他就聽人說過,都說殷知青來農場之前出差去了趟上海,買了不少好東西,平時農場里誰幫她什么忙了,她都會送幾塊大白兔表示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