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淑華家,一天三頓的大米白面,她吃了兩天就有些心慌,平常過日子哪能這么吃啊,在他們家兩三個月才吃一回細糧。
陳淑華坐月子,王玉芬不想拿這些瑣事叨擾她休息,便過來問殷玉瑤玉米面和高粱米在哪里,她打算明天蒸點餅子和高粱米飯。
殷玉瑤半真半假地說道“嬸子,我們家三個人掙工資,在吃的上面寬裕一點。玉磊和曉慧還小,正是挑嘴的時候,不愛吃餅子和高粱米飯,所以咱家把大部分的粗糧都換細糧了,留的玉米面也是熬糊糊用的。”
王玉芬聽陳淑華說過殷玉瑤在出版社上班,算一算,這三個人工資都得一百多了,私下里買些細糧票都換成細糧吃也吃的起。只是她不好意思太占便宜,這時候細糧多貴啊,還得要票,她一天三頓得吃人家多少糧食。
王玉芬有些坐立不安,又和殷玉瑤商量“要不我就不吃細糧了,我蒸點大餅子自己吃。”
“王嬸子你說啥呢”殷玉瑤忍不住笑了起來“我們吃細糧,你吃大餅子,這不和過去的地主老財似的了嘛,你讓別人咋看我們家。咱都是鄰里鄰居的,你能來就是幫了我們大忙了,就別外道了。再說了,這帶孩子可不是輕巧的活,你又得做飯又得洗尿布還得照顧我干媽,不吃飽了哪兒有力氣啊。”
王玉芬心里暖洋洋的,臉上也帶著笑“這不就日常的活嘛,也不費啥力氣。”
“行了,咱就不討論這個話題了,咱又不是外人,該咋吃咋吃,你心里就別琢磨這個事了。”殷玉瑤說著準備出去“我到市里看看有沒有賣魚的,整兩天魚回來給干媽換換口味。”
“買黑魚或者鯽魚,這兩個熬湯好,煮的奶白奶白的,既鮮美又有營養。”王玉芬想了想給殷玉瑤出主意“先去廠里副食商店看看,沒有的話就去市里的副食商店或者是河邊有撈魚的,若是正好趕上有人撈上來,比賣的還好。”
殷玉瑤答應著走了,到了下午四點多回來,手里不但拎著一條紅蹦亂跳的黑魚還有一兜子鯽魚。其實這真是趕巧了,她想著若是外面遇不到就從博物館的食堂里拿,結果到了河邊真有捕魚的,而且人家自己做的漁網,一兜還撈上來不少。
有這鮮美的野生魚,殷玉瑤可瞧不上博物館食堂水箱里的養殖魚了,直接把人家一網魚都買了下來,兩人還約定了等過兩天還來這。
王玉芬看著這一堆魚樂壞了,這可夠陳淑華吃一陣的了。沒想到殷玉瑤挑了兩條肥的鯽魚先煎后燉,熬了一碗鯽魚湯。剩下的都給紅燜了,配上蒸的一鍋大米飯和清炒小白菜,吃的孩子們眉開眼笑。
殷玉瑤見王玉芬心疼的舍不得吃,直接夾了一條給她,笑瞇瞇地說道“我和那人說好了,后天還幫我捕魚,你放心,我干媽不會缺魚吃的。”
有殷玉瑤這不時的往回拎魚拿豬蹄子的,陳淑華月子養的非常好,小安安也吃的白白胖胖的,等出了月子一稱,比剛出生的時候胖了兩斤半。
王玉芬伺候了一個月,雖然不少挨累,但是吃的好,平時和陳淑華一家也相處的來,比去的時候白胖了不少。
王玉芬的婆婆看到她的變化,忍不住問道“你家人家伺候月子都吃啥啊我咋看你還吃胖了呢。”
王玉芬思想雖然比不上陳淑華,但是比以兒孫為天的老太太也強了不少。她只含糊地說道“人家家里掙工資的多,不缺糧食,能吃飽飯,我這不就胖了點。”
老太太有些不開心“還給你多少你就吃多少啊餓不著不就行了,省下來的干糧給男人兒子分分。”
王玉芬臉上掛不住了,冷笑著說道“娘你說啥呢,人家是管飯,但是得在那里吃,哪能吃完了還往回拿啊這不占便宜沒夠嘛鄰里鄰居的又和大強是同事,你讓人家怎么看我們兩口子。”
李大強聞言也替媳婦說話“玉芬說的對,咱樓那么多嫂子嬸子的,人家王國慶請玉芬去幫忙,就是看中了她實誠。咱哪能對不住人家的信任。再說了,家里又不缺你飯吃,你老琢磨這些干啥。”
老太太畢竟是在艱難歲月餓過來了,看不慣王玉芬長胖,有些不忿地說道“我反正不多吃的,餓不死就行,飯留下來給男人們吃了好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