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能提問的那么流暢
還不是多拜玩家所賜。
他最近一直搖頭擺尾地在我周圍,套我的話。我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這本書擺在哪里”
“rx5009b。”
“那本呢”
“旁邊的5008。”
“哲學和歷史你對哪個更感興趣”
“應該是歷史吧。”
“你最喜歡什么”
我就不說話了。
他這種方法雖然套不到我的話,照搬到其他人頭上,效果卻格外立竿見影。
只見朗姆像上籠的饅頭一樣,緊張得都能掐出汁。我看著朗姆,他也看著我,在我的目光里,他漸漸汗流浹背了。
“行行行反正你都猜到了,說吧說吧,”他底氣不足地嘟囔著,“花園洋街05號,今晚十點半。收到邀請函的才能入場。”
“其他所有人都參與嗎”
“當然不是”朗姆非常詫異地反駁我,“就是那一條街住著的,做生意的大老板。”
“你也知道,春集不是馬上要開了嗎”
其實在問話之前,我已經大致有了猜測。
不然,也不能精準地一句話就讓朗姆丟盔卸甲。
這里就要說一說我們nc對于玩家的態度。不包括我,其余的人都是歡迎,絕對歡迎
不要覺得這是一句空話,我也絕沒有用什么夸張的修辭手法。
游戲里是存在資源點這一說法的,比如定時刷新的木頭,石塊,纖維之類。
它們的特點就是多,分布廣,產量小。
這么做是為了讓玩家的游戲更有體驗感,無論溜達到哪,總能不期有意外收獲,這無疑是一種絕佳的正向反饋。
但對我們這些長期居住的nc,這個特點就很惱人了。
想做一瓶避水藥,得連著半個月去野外的池塘里捉青蛙。
想翻修一下房子,需要跑遍半個地圖砍木材、挖石頭。
地圖的哪里都能發現,就意味著這種材料的價值絕對不能過于高昂,基礎材料就是最佳不過的選擇。
可基礎材料,玩家需要,nc也需要。
大多數人不像玩家這樣游手好閑,是有自己的工作的,一旦出現了這種集中的、大批量的需求,就十分讓人苦不堪言。
至于玩家
玩過這種經營類游戲的都知道,到后期,玩家手里的基礎資源只會只多不少。有的人甚至會為了給珍貴的物品騰空間,而將一組99個的木頭全部丟掉。
既然他不需要,自然有需要的地方。
有個勤快人能拿來大量廉價的原材料售賣到市場,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在這之前,這些和我沒什么關系。我不從商,不開店,不需要仰賴別人的口舌過活,不需要從別人的錢包里摳出自己生活的油水。
但村口的木牌搖搖欲墜,廣場的花壇亟待翻新這些都是需要人去做的。
放在半個月以前,我的態度只會是坐井上觀。
可現在情況不同了。
不知道為什么,看到朗姆藏在眼皮褶子下那雙小眼睛里精明的光亮,我居然會感到有一點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