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那句是什么”
“是日語。”
“你還會日語”
“神奇吧”
“聲音小點,瑪蒂諾。”
聲音小也沒用,瑪蒂諾的快樂像是火光,光恰似水,已經快把整個大教堂溺斃了。
把瑪蒂諾送回房間,阿諾德看著他小跑著收拾東西的雀躍背影,眼底的藍流轉,被床邊亮著的燭臺暈出淺光。
“除了那本荷馬史詩,你什么都不能帶。”
阿諾德讓他乖乖去睡覺,瑪蒂諾把收到的麋鹿箔片塞進書里夾著,脫掉外套縮上了床。
按照慣例
“晚安,瑪蒂諾。”阿諾德說。
“晚安,阿諾德。”瑪蒂諾說。
12月24日,耶誕日當天。
高利十六世在回到羅馬之后立刻和樞機主教團召開了秘密會議,會議一直持續到了晚上。
羅馬已經熱鬧了起來,成群結隊的人吆喝著走上石磚鋪開的街頭,他們在圣誕樹下互換祝福,哪怕是平時再尖酸的吝嗇鬼也會給小孩送去一顆糖“愿上帝保佑你我。”
小孩也有學有樣“嗯,上帝保佑你我”
教堂里人來人往,在平日的夜色中,阿諾德可以很輕易地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哪怕是帶上一個掛件也一樣。
現在不同了,只要有人注意到瑪蒂諾,立刻就會上前詢問情況。
圣徒不見的消息瞞不了多久,這也是首席壓根沒動過把瑪蒂諾帶出來念頭的原因之一。
雖然手中沒有任何「權力」,但「圣徒」依舊是除
開教皇之外最能代表信仰的存在。
阿諾德沒有告訴首席自己的打算,不需要申請也能知道結果,首席會直接否決,并且找來他人插手這件事。
阿諾德不懷疑自己的判斷。首席不知道瑪蒂諾的特殊之處,不管誰對他下手,最好的結果就是一折一。
死亡的是瑪蒂諾,感受死亡痛苦的是對他痛下殺手的那位在這種地方折掉人手是沒有意義的。
鐵石心腸的人能夠看著渺小生命的逝去,不為所動很簡單,站在各個層面都不能對這類熟視無睹作出指責。
人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保全自己的性命。
但鐵石心腸的人也有做不到的事,比如知曉「快樂即將變為痛苦」,如果不夠遠,你甚至能切身感受到那股痛苦。
他的快樂是你的快樂,他的痛苦也會成為你的痛苦。
情報人員需要保持冷漠和清醒,不代表他們得喪失人性。
而倘若把這些充足的動機全部甩開,阿諾德依舊能解釋自己的決定。
他只是不想把瑪蒂諾一個人留在這里。
躲在暗處,阿諾德打量著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