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咸陽城出發再到雍城一共一百五十多公里,即便是快馬加鞭也得要上四個時辰左右。
趙荷華天不亮的時候就被抱上了馬車,到雍城的時候天已經徹底黑了。
雖然車廂里有軟臥。
但是坐車坐了這么久,她還是麻了。
她想不明白,為什么老爹加冠親政的地方一定要選在距離很遠的雍城,在咸陽城不好嗎
02解釋道“這個就說來話長了。”
趙荷華“那就長話短說。”
02“總的來說是因為雍城是秦國的宗廟”
秦國這一支贏姓族人和趙國王室的贏姓本來是一支,都是贏姓趙氏。
前者是秦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功,受封為周的附屬國,到秦襄公時期則又因為護送平王東遷,被周王室正式冊封為諸侯國。
02“烽火戲諸侯知道不,平王就是那個周幽王的兒子。”
趙荷華“然后呢。”
02“雖然周王室確實是給秦人分封了土地,但是這里有個誤區,這片土地其實并不在周天子的管控范圍內,而是被西戎人給攻占了。”
“是歷代秦人不斷血戰拼搏,才奪回了這個周王室封給自己的地方,并將其不斷擴張,成了實至名歸的諸侯國。”
趙荷華陷入沉思,這就是王道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周王室分封了土地,不過得靠諸侯自己去打,打的贏就實至名歸,打不贏以后再封給下一個幸運兒。
至于打不贏的結果,無非是全族覆沒。
老祖宗們還真是辛苦呢。
難怪這句經典的看似霸氣的話后面還有一句,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大夫分配勞役不公,為什么就逮著我一個人薅羊毛,為國事勞苦。
02繼續補充,“隨著秦人不斷向西、向東擴張,公元前677年的時候,秦德公遷都雍城。”
“此后長達294年的時間里,秦國一共有十九位君王在此定都。”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就是在雍城稱霸西戎。”
“所以即便現在已經遷都咸陽,但是秦國的軍事大事和重大禮儀還是在這里舉行,祖龍大人加冠親政這么激動人心的時刻,當然也要選在這里啦”
趙荷華了解了,雍城不僅僅是秦國的宗廟,它的存在對秦國君主來說意義非同尋常。
秦國正是在此處休養生息,從小小的附屬國一路成長為一個強國。
日后還會一統六國,徹底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
趙荷華被系統說的心潮澎湃,就連端坐在旁邊的扶蘇也瞪大了雙眼,沉浸其中。
辒辌車在這個時候停了下來。
雍城到了。
雍城坐落著大大小小的宮殿,初期整體布局是以河流為城防范戎人的城塹河瀕。
秦人很能及時順應時局之變。
早期剛遷都此處時,是朝著致力于把都城建造成一個更加安全的軍事防御城邑的方向而努力,不僅修了回字形的雙重豪塹,還外修城垣,形成護城河、城垣、壕溝的多重防護。
之后又在將近三百年的時間里,將其從一個純粹的軍事城邑朝設施更加完備,功能齊全的城市發展。
趙荷華來的時候,看到的已經是后期趨向大城市化的雍城,她甚至看到了道路兩邊的手工業作坊。
這里最熱門的手工業作坊顯然是賣香火的。
她亦步亦趨跟著始皇帝老爹,耳邊是系統的講解聲,置身于城內,倒仿佛能和百十年前的秦人有了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