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羈絆就是這樣。沒有來由但難以割舍。
他輕輕拍了拍袁昭箜的背,沒有說什么話。
這是他們袁家最為出色的后輩了。
袁基心中既有酸澀,又有欣慰。
自己的長子早夭,次子又在逃亡中染病去世,只剩下一個幼子,今年不過五歲。
弟弟只有一個兒子叫袁耀,能力有些低下,怎么夸也只能夸出一句孝順來。
而袁昭箜,先是從昭獄救下了家人的性命,逃亡路上又舉了義兵,去幫助阿獴,隨后更是和孫堅一起擊退呂布,大敗董越。
據士兵們所說,袁昭箜并沒有跟在后面搶功,也沒有大出昏招,胡亂指揮。
她的所有功績,都是靠自己的能力所得。
“袁貴人。”袁基低頭,卻看到了侄女起滿了水泡和繭子,夾雜著疤痕的手,有些哽咽。
“叔父,”袁昭箜不太適應這樣的氛圍,一時有些手足無措,想了半天決定和袁基閑聊,“你們一路來此,可還安穩”
袁基想到其他的家人,眼眶慢慢紅了,“雖有磨難,如今卻平安了。還要多謝昭昭了。”
“你一個小女孩,在外面打仗,肯定很辛苦。”袁基整理著自己情緒,“這些年,委屈你了。”
委屈嗎袁昭箜有些愣住了。
她很久都沒有委屈的情緒了。如果是十歲的自己,聽到叔父的安慰,肯定會觸動清腸,然后和他一起哭泣。
但她已經長大了。
她知道,叔父的眼淚是真心為她而流。他們也是真的有血緣羈絆的親生叔侄。
但她更知道,叔父的疼愛和共情是有前提的。
假如她碌碌無聞,沒有現在的能力和功績,或者打了一個大敗仗。
誰又會為她哭泣呢
即使懂這個道理,袁昭箜還是不可控制的覺得有些感動。
這個世界的很多東西是黑白混在一起的,情緒也是這樣。罕有絕對。
“昭昭,你愿不愿意,領兵駐洛陽”袁基看著侄女的眼睛。
這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
首先,袁昭箜身份特殊。既是皇帝的貴人,也是袁家的女郎。
算是半個天家之人。入住前都城洛陽也無可指摘。
且假如袁昭箜駐守洛陽,就能把他和袁術之間的地盤從北到南打通。
如今他和弟弟算是諸侯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人。有他們在,董卓不敢來打洛陽。
只是洛陽名義雖好,內里卻是真正意義上的百廢待興。
沒有人,沒有糧食,甚至連房子都沒有幾間。
洛陽啊。
雖然汝南為袁家祖地,但在袁昭箜眼里,洛陽才是她的故鄉。
“好。”她堅定地答道。
有她在,定不會讓洛陽再重蹈昨日之覆轍。
袁昭箜占據洛陽一事傳出,眾人反應不一。
“袁士紀真是下了一步好棋。”一個留著長須、身量不高的大漢感嘆道。正是時任東郡太守的曹操。
他是袁紹的好友,對于袁基的觀感也很復雜。
他不信世界上會有袁基這樣沒有缺點的人,換句話說,就是他覺得袁基這人有點能裝。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袁基的才華和能力。
讓皇帝的貴人駐兵守洛陽,遠在長安的皇帝非但不會怪罪,也許還會給這位貴人封個官位。
因為董卓知道,袁家不是不能打長安。而是不愿打。
他也同樣不愿打,所以一定會盡力安撫袁貴人。
周圍的其他諸侯,看在天子的大義上,也不可能主動出擊,去討伐袁貴人。
洛陽,也落入袁氏之手了。
正如他所料,在袁昭箜剛要帶人去洛陽時,就收到了天子的詔書。
先是用名不副實的話語夸獎了她一頓,將她說成“超級得寵美艷無雙品德高尚的皇帝最愛”,然后加封她為洛陽侯,賜封號珩,后面的就不用看了,是一堆說的好聽但其實一個也實現不了的賞賜加封食邑、同享皇后待遇,給她八字沒一撇的兒子封爵位
洛陽侯珩貴人,帶著她剛剛從洛陽回來的五千多兵馬,以及袁術袁紹新分給她的人手,共一萬人,踏上了重返洛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