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個說“諸葛亮隆中種菜”,這下連青菜也沒有了。
蘇八娘聽的饒有興致,她不擔心倆弟弟會吃虧,只想知道那些菜到底吃沒吃,“你們兩個是怎么反擊的”
蘇轍抿唇笑笑,“是二哥出的手,我都沒來得及說話。”
蘇軾嘚瑟的晃晃腦袋,“桌上一共只有六盤菜,我說秦始皇并吞六國,六盤菜都歸我沒問題吧”
蘇八娘笑的前仰后合,“然后呢那幾個書生什么反應”
“還能什么反應,呆若木雞唄。”大蘇擠兌人的時候不會手下留情,人家都打上門了,他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說“并吞六國”就一定一盤菜都不給他們留。
區區六盤菜,他和子由還吃不飽呢。
蘇轍回味了一下那幾道菜,搖搖頭評價道,“菜色味道平平,也并非首次出現在汴京美味佳肴,我和二哥都被騙了。”
蘇軾擺擺手,“又不要錢,湊合著吃。”
蘇洵忍俊不禁,“所以你們一道菜都沒給人家留”
蘇軾理直氣壯,“他們主動來找茬,我們為什么要給他們留”
要是他對不上來,那幾個家伙肯定不會讓他和子由吃一口。
他們倆要是干看著的話,別人吃他們看著多尷尬。他們倆要是扭頭就走,那幾個家伙沒準兒還要嘲笑他們輸不起,說他們考中進士學識也不過如此。
這能忍就得當場打回去
小小蘇在旁邊加油助威,“就吃就吃就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滅他、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大蘇和小小蘇態度一致,拿出兩個茶杯以茶代酒碰杯慶祝,開開心心沒人拉著就能上天。
蘇轍自己拿個茶杯,落后一步擠進快樂的兄弟之中,在家堅決不肯不合群。
太學的食堂承包出去之后,食堂的
菜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權貴一般一日三餐,百姓普遍一日兩餐,衙門和學校的食堂供應飯菜也是一日兩餐,六百個人的伙食工作量也不大,因此改造起來非常快。
太學食堂的大廚不是不會做菜,而是身上沒有壓力,做的好做的不好都是那些工錢,所以做飯的時候不怎么上心,到飯點圖省事兒隨便做幾個菜,不讓學生餓死就完事兒了。
現在上頭有人盯著,他們的工錢不走太學的賬改成走承包商的賬,做的好有獎賞做的不好扣錢,“扣錢”倆字一出來就聽的人心里發緊。
罰不如獎能調動人,“做的好有獎賞”這句話的分量比“做不好扣錢”更重,但是太學的大廚們在乎的不是獎罰,而是新東家愿意和他們分享家傳的菜譜。
這年頭磕頭拜師勞心費力伺候幾十年都不一定能從師父手里學到真本事,新東家竟然準許他們學新菜,這還愣著干什么打起精神趕緊學啊
錯過這個村兒就沒這個店兒了,這要是不學能后悔一輩子。
手藝人憑手藝吃飯,學到手的本事天王老子來了也收不走,還能傳給自家子孫,和天上掉餡餅也差不離了。
程夫人有手段,她手上好東西多的是,也不在乎那些食譜菜方,如此一來幾位大廚更是感恩戴德,學新菜的時候干勁兒十足,弄得太學的師生私底下怨念頗深。
新菜以前沒出現過他們不好評價,那些和原來一樣名字的菜也都變得好吃了起來,這合適嗎
這些廚子要是不會做菜也就算了,明明會做以前還那么糊弄,哪兒有這么欺負人的
大廚們這些天痛并快樂著,這事兒的確是他們理虧,遇到學生或者直講明里暗里的抱怨也只能訕訕討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