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的飯菜變得可口,太學全體師生對此報以極大的熱情,下課的鐘聲一響,學生們立刻從教室沖出去,速度和剛來太學的蘇景殊王雱有一拼。
直講先生們顧及形象不能和學生一樣跑,不過他們有單獨的小食堂,去晚一些也沒什么,于是三三兩兩湊在一起往食堂去,悠哉悠哉的步伐格外拉仇恨。
今日食堂門口的牌子上寫著油條、胡辣湯和其他幾個常見的菜色,路過的學生邊走邊琢磨油條是什么胡辣湯又是什么
一邊琢磨一邊去打飯,不知道是什么也不耽誤他們往前沖。
蘇景殊王雱周青松周勤四個人分工明確,占位打飯進行的飛快,慢一步都搶不到他們經常用的那張桌子。
太學和國子學分開沒多久,兩邊的監舍學舍都是新建的,基礎設施非常完善,但是太學前些年的定額是三百人,這些年擴招擴到四五百,監舍那邊倒能住下,食堂這兒人一多就開始擠了。
蘇景殊將油條撕開泡進胡辣湯里,感慨這擠擠攘攘的才像學校的食堂。
“景哥,這個湯的味道好奇怪。”王雱喝了口熱騰騰的胡辣湯,仔細品品味道,品完之后再來一口,“很奇怪,但是還挺好喝。”
蘇景殊也這么覺得,
“是的,很好喝。”
這里是汴京,是開封府,是河南地界兒,河南地界兒怎么能沒有胡辣湯
想看醉酒花間的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嗎請記住的域名
京城繁華,各種好吃的數不勝數,他之前也沒想起來胡辣湯這回事兒,還是前幾天他娘張羅食堂的菜單時他才后知后覺意識到北宋年間的河南既沒有胡辣湯也沒有油條。
胡辣湯和油條多適合出現在食堂,不行,他小小蘇就要提前不知道多少年把河南的特色之一給蘇出來
發力吧金手指
昔有“景哥兒田里吃草”,今有“景哥兒廚房煎藥”,在老蘇形象的描述之下,蘇小郎可謂是忍辱負重備嘗艱辛。
上次是他爹眼瘸,這次也不怪他,胡辣湯看上去就是這個樣子,他只是做個飯而已,干嘛一副他要把全家人毒死的鬼樣子
過分了啊真的過分了啊
有本事湯熬出來都別喝
當然,最終全家都真香了,不然也沒有現在食堂牌子上寫著的油條和胡辣湯。
周勤慢慢品著碗里的湯,湯汁粘稠入口順滑,里面的羊肉也很有嚼頭,胡辣味恰到好處,一口接一口令人欲罷不能,“景哥兒,這也是你們眉州的特產”
都說蜀道難,可蜀中山清水秀好東西實在多,等將來有閑暇他一定過去游玩,重點就是他們小同窗的家鄉眉州。
蘇景殊咽下口中的食物,讓他別決定那么早,“眉州偏遠,那邊沒什么好的,還是京城更好。”
什么眉州特產,這是河南特產
孫直講對眉州的評價其實沒有錯,那地方山水居奇,但也可以說是窮山惡水出刁民。
周勤學問極好,將來考中進士去富庶大縣歷練幾年再回京青云直上多好,何必想不開往山溝溝里鉆
周青松飛快的干掉一碗去盛第二碗,坐回來后跟著說道,“就是就是,京城多好,景哥兒全家都搬到京城來了,可見眉州除了好吃的也沒什么好的。”
周勤
算了,他不和二傻子計較。
不過話說回來,景哥兒好像從來沒說過為什么舉家辦到京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