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刺客進宮刺殺難度太高,遼帝出宮到他的王府里就好操作多了,到時候提前和那些熱血上頭的江湖人說好怎么行刺方便,不愁拿不到遼帝的人頭。
只要遼帝身亡,后面的事情更好安排。
新婚之日出現刺殺,大好的日子就這么毀了,他又是遼帝的親侄子,遼國朝臣也不好追究他的責任。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已經死了,重要的是趕緊選出新帝穩定局面,追究先帝之死得放在新帝登基之后。
如果耶律夢龍輸了,新帝自然會追究他護駕不力導致先帝遇刺身亡,如果耶律夢龍贏了,新帝就是他自己,不用他開口滿朝文武都會把先帝之死忘掉。
完美。
白五爺想了想,又問道,“耶律夢龍能繼位稱帝這個計劃的確很好,可他只是遼帝的侄子,不是兒子,他怎么能確定他能搶過遼帝的兒子”
按照大宋這邊的情況,只要皇帝有兒子,不管那個兒子是呆頭呆腦還是體弱多病,繼承人都會是他,想來遼國應該也差不多。
侄子沒有兒子親,想以侄子的身份繼位稱帝,除非皇帝沒兒子。
蘇景殊眨眨眼睛,還真不清楚其中遼國皇室是什么情況,“難不成遼帝也和咱們官家一樣”
不會吧
連無后都趕到一塊兒去了,什么緣分啊
兩個人躲在后堂說悄悄話,看到包大人再拍驚堂木將耶律夢龍也押入大牢,動作迅速的收拾東西跑回后院,假裝剛才一直在院子里嗑瓜子喝茶。
驛
館里的遼國使臣由禁軍看管,展昭及時帶上之前整理出來的名冊跟去抓人。
遼國儀仗隊當街驅趕百姓的賬還沒有算,正好全抓進大牢和耶律夢龍作伴。
審案從開始到結束并沒有花太長時間,官家坐在上位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可惜包拯不給他留開口的機會,八王爺也時刻盯著生怕他再語出驚人。
不會說話就別說話,不說話沒人拿他當啞巴。
耶律夢龍叫囂著不認罪,大言不慚說即便要審他也只能回遼國再審,把他送回遼國不太行,給遼帝傳信讓他重新派遣使臣卻是可以。
幾位宰輔商量了幾句,都覺得通知遼帝對大宋有益無害,于是直接請命擬國書八百里加急送去遼國。
既然要八百里北上給遼帝送國書,那便湊這趟將鎮守并州的韓琦韓相公請回來。
自慶歷年間新政失敗,韓相公徙轉各地已有十余年,如今大宋與遼國形勢有變,正是請韓相公回朝的大好時機。
宰臣們已經商量好如何應對,皇帝也只好點頭答應。
幾人皆一夜未眠,若是年輕人還好,可他們都已頭發花白,即便有心繼續議事身體也撐不住,定下對策后便相繼離去。
富弼離開之前又想起什么,特意回身叮囑皇帝,“官家回宮后安心歇息,國書由臣等來擬。”
皇帝頓了一下,面上帶了些尷尬,“有勞眾卿家費心。”
儀仗隊浩浩蕩蕩離去,門外的百姓卻沒有散,開封府的衙役在門外勸了許久,還是有不少人守在外面等第一手消息。
蘇景殊和白玉堂假裝剛從后院出來,目送各位大佬離開,然后小聲嘟囔,“官家剛才的反應不太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