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還真有人敢來。
不光有,還絡繹不絕。
不是,你們真不怕死啊
蘇景殊很懵,文人之間情比金堅他理解,堅到這個地步他不理解。
瘟疫會傳染的瘟疫稍有不慎就嗝屁的瘟疫
要是尋常頭疼的腦熱也就算了,這是瘟疫不能隨便探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不是這樣玩的。
幸好守在門口的衙役態度堅決,安樂坊只能進不能出,別說友人進來探病,就是親爹親娘都不能進。
小小蘇蹲在門口看著一波又一波的人來了又走,感覺他們梅先生的人脈和他爹有一拼,不,應該是更勝一籌。
哇,不怕死的人真多啊。
瞧這一波又一波的,閻王爺都得夸他們積極。
安樂坊陸陸續續進人,閑雜人等一律不準靠近,開封府的衙役忙活不過去,包拯直接請命將駐扎在城外的禁軍調過來幫忙。
城里的病患全部挪到城外,和患者接觸較多的也強制帶出來隔離,不過三天的時間幾排院落都住的滿滿當當。
城外哼哧哼哧緊急加蓋房屋,城里挨家挨戶巡查躲藏起來的病患,幾天下來原本長了雜草的路都給踩平了。
這年頭百姓對官府有著天然的畏懼,看到衙役挨家挨戶上門搜人都嚇的不行,要不是開封府在所有街道都貼了告示解釋來龍去脈,又派了大量的官差去給百姓解釋出城只是治病,怕是衙役去家里搜都搜不到人。
連太學的學生都去了安樂坊,百姓有什么好怕的
那些學生正是熱血沸騰的年紀,路見不平連官家都敢罵,要是在安樂坊中受了委屈肯定要寫詩文譴責,有那些未來的國之棟梁在,朝廷肯定會上心。
如此宣傳了四五天,這才終于出現家中有疑似染上疫病的人后主動到衙門上報的情況。
有第一例就有第二例,不管怎么說,事情總歸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京中疫病發現的早,開封府動作迅速,沒有讓病情擴散到周邊州縣,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這些天梅堯臣的病情雖未好轉,但也沒再加重,不過精神頭比剛過來的時候好了許多。
太醫診脈之后越發篤定不讓人來探病對病患有好處,病人就要有病人的自覺,放松心情安心養病比什么都重要,多深厚的感情啊非得趕在疫病的時候顯擺
都走都走全都走,一個都不準放進來。
安樂坊里除了太醫院的太醫還有從城里諸多醫館中抽調而來的大夫,城中病患挪到城外,醫館的壓力減輕,也能騰出手來去城外幫忙。
口罩和防護服都緊著安樂坊用,城里的醫館還沒有普及到,新來的大夫們看到安樂坊中太醫們的新奇穿戴很是驚訝,“這是什么”
帶他們進來的太醫簡單解釋了幾句,他們最開始也覺得穿戴成這樣不太方便,但是穿戴了幾天發現的確有用。
以往疫病傳開會有很多大夫感染,可能這次是疫病沒那么兇,也可能是他們穿戴的口罩和防護服派上了用場,這次安樂坊中竟然沒有一個大夫染上疫病。
新來的大夫們聽的連連點頭,防止病氣入體的確很重要,如果穿戴成這樣就能擋住病氣,方便就得排到后面,寧肯動作慢點也得以性命為先。
本作者醉酒花間提醒您最全的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盡在,域名
太醫們嘆道,“誰說不是呢。”
然后把這些新來的全部推進暫住的院子里換防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