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是我這輩子都掙不到的錢。”蘇景殊也說不準榷場能掙多少錢,反正是很多很多很多錢,“先生,您知道榷場每年有多少進項嗎”
公孫策笑笑,“那的確是很多很多很多錢。”
大宋建國之后周圍強敵環伺,打了那么多年的仗誰都沒法奈何誰,再打下去是勞民傷財,對大宋和遼國都沒有好處。
真宗皇帝簽和遼國訂澶淵之盟頗受詬病,但是現在看來卻是利大于弊。
就是丟人。
兩國開戰時禁止交易,可兩國之間的交易不是朝廷說停就能停的,朝廷不允許民間就走私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辦法總比困難多。
后來兩國簽訂盟約停戰,榷場貿易取代民間走私,朝廷先后在雄州、霸州、安肅軍三處設置榷場與遼國進行貿易,后來交易規模越來越大,在廣信軍也設置了榷場。
遼國那邊最重要的榷場在涿州,和大宋的雄州榷場地位相當,別的不說,朝廷每年只契丹羊就要購買數萬頭,耗費官私錢四十余萬緡,數額相當巨大。
而契丹那邊的茶葉則全部從大宋貿易,交易了這么多年依舊供不應求,還有那些由市舶司從海外交易來的香料、象牙、犀角等物都很受契丹貴族喜愛。
朝廷每年在榷場的純收益都有上百萬緡,交易量之大令人咂舌。
財帛動人心,那么多的進項沒法說停就停,就大宋如今的情況,一旦停了榷場交易只靠稅收連軍費都發不下去。
所以官家不想開戰,朝臣也不想開戰。
蘇景殊哇
上百萬緡,一緡是一千錢,上百萬緡后面有多少個零來著
他們平時花錢用的是貫,大宋的貫和其他朝代不太一樣,一貫不是一千錢而是七百七十錢,雖然不知道這個換算單位是怎么來的,但是一緡錢比一貫要多兩百三十錢,上百萬緡聽上去未免也太多了。
難怪那些官員即便看到了火炮也還是不愿意開戰,一旦開戰每年就能少賺那么多銀錢,再加上軍費的花銷又是更多銀錢,和那么多銀錢相比,似乎也沒必要非爭那口氣。
沒準兒他們覺得遼國統治下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天天都在盼著大宋的軍隊能打過去將他們解救出來,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實際上可能并不是這樣。
公孫策
蘇景殊察覺到他們公孫先生的眉頭有要皺起來的趨勢,連忙清空腦子里亂七八糟的想法正經起來,“先生,我只是想想,沒有覺得要為了錢放棄燕云十六州。好男兒當開疆拓土,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太陽照著的地方多著呢,現在才哪兒到哪兒。”
他們要是能不小心統一全球,后世得有無數學生哭著喊著感謝他們免受語言之苦。
唉,誰上學的時候沒想過要是秦始皇能統一全球然后把語言也一起統一了。
王朝興沖沖的問道,“景哥兒想棄文從武你要跟誰學”
蘇景殊微笑,“想開疆拓土并不意味著非要棄文從武,將軍身邊跟個出謀劃策的謀士也可以。”
王朝馬漢看看嫩生生的少年郎,再看看旁邊老神在在的公孫先生,嗯,對比慘烈,“不想扎馬步就直說,不用這么為難自己。”
謀士啊,聽上去就是老謀深算的人精,他們景哥兒這樣的放過去估計被啃的骨頭都不剩。
蘇景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