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潔身自好,堅決不和對他有想法的女子單獨相處,不單獨相處也不行。
西夏郡主覺得他戰場上殺敵的英姿難以忘懷,這理由跟比在尸體旁邊寫“狄青通敵,殺人滅口”還蹩腳。
宋人覺得他戰場上殺敵的英姿光芒萬丈可以理解,西夏人覺得他戰場上殺敵的樣子難以忘懷,看過之后天天做噩夢的難以忘懷是吧
離譜,相當離譜。
他記得西夏朝廷內部的勾心斗角也不少,怎么這次玩起陰謀詭計來看著完全沒腦子
腦抽了故意給他們下馬威還是派過來的人不行
狄大元帥想了想,感覺后者的可能更大。
說句不夸張的,西夏的軍隊已經被他打的人仰馬翻潰不成軍,就算西夏狼主親自過來他也沒膽子這么囂張。
手下沒有能用之人可以不搞事,何必這么坑人又坑己
先前他們覺得朝中某些大臣被西夏當刀子來插大宋,現在又覺得西夏人也沒比那些大臣聰明到哪兒去,他們覺得大宋往死里打壓完武將對西夏全是好處
淦大宋的武將沒法打仗對西夏而言還真全是好處
軍中有監軍攔著這于禮不合那于禮不合,就是有火器炸藥也沒用,沒法用到戰場上的火器炸藥和土坷垃毫無區別,到時候西夏人肯定得瑟。
這不,事兒還沒成,人就已經飄上天了。
狄大元帥越想越難受,放開不太樂意和他說話的展貓貓,挪到包大人跟前開始訴苦。
不是他戀權不放,而且武將手里沒權根本沒法打仗,重文輕武好歹有個限度,至少得保證武將能打仗吧。
武將沒法帶兵打仗那還叫什么武將,直接把各地的武將都撤了不是更簡單
反正朝廷也不樂意讓武將掌權,索性將他們一擼到底,全都回家種地得了。
到時候大家種地過不下去落草為寇,朝廷自己想辦法平亂去吧。
朝廷平亂很多時候都是靠招安,招安之后匪就成了兵。
以后沒有兵,看看飽讀詩書的文人相公能不能以理服人。
包大人明鑒,朝廷再這么下去,武將就真的沒活路了。
狄大元帥悲從中來,要不是旁邊的人有點多房門也沒有關,他能直接抱著包大人的腿哭。
包大人他們武將真的好慘啊
包拯
包大人無奈嘆氣,朝廷重文輕武是開國時留下的舊制,和他哭沒有用。
不過他可以給狄大元帥透個消息,朝廷準備改軍制,按照韓琦韓相公的設想,今后軍中不會再兵不知將將不識兵,士兵也不用再隔幾年就天南海北的換駐地,但是有一點不能改,軍中依舊得有監軍。
狄將軍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大宋武將那么多,誰能保證別的武將也忠心耿耿沒有二心
過度打壓武將不好,放縱武將掌權更不好,唐末五
代的教訓近在眼前,狄將軍就是哭死在官家面前也沒有取消監軍的可能。
監軍不是大宋獨有,早在漢朝就有類似的制度,最初是御史監軍,到唐玄宗時啟用宦官監軍,此后宦官監軍就成了定制。
比起文官,宦官更容易掌控。
宦官監軍可以避免御史職務過低無法監督高級將領的弊端,以卑制尊的法子聽上去非常完美,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很難有效的實行監察。
御史也是大臣,也有和將領勾結叛亂的可能,而太監效忠的對象只有皇帝一人,一般情況下不用擔心他們和將領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