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喜笑顏開,“包大人,龐太師,過幾日狄青大婚,二位一定要來喝杯喜酒。”
包拯和龐籍自然無有不允。
就算狄青不說,他們到時候也會上門,同朝為官該有的禮節都得有,何況狄大元帥娶的是當朝大長公主,這時候失了禮數怕是要被公主給記在心上。
旁人的禮數周不周全不重要,他們這些簡在帝心的重臣不能失禮。
就拿文彥博文相公來說,文相公平日里看狄青再不順眼,到時也得臭著臉上門喝喜酒。
官家心情頗好的看著他們說話,等他們說完便讓狄青自行離開,然后再去傳幾位宰相副相以及六部尚書來別院議事。
狄青知道后面的事情不適合讓他知道,開開心心離開別院然后去公主府找公主報喜。
他都計劃好了,十八大婚,十九公主回門,他們二十就輕車簡行出發去西北。
完美。
那么好的事情不能他自己高興,必須和朋友們分享,讓他想想從公主府回來后要去找哪個幸運兒。
他的朋友大多在軍中,京城里說得上話的不多,數來數去也只有那么幾個。
韓相公不太行,韓相公待會兒應該在別院議事,他這些天不時往韓相公府上跑,韓相公應該不樂意再看見他。
位高權重的都被喊到別院議事了,只能找位不高權不重的。
展昭在開封府,景哥兒在太學,很好,就你了,錦毛鼠白玉堂。
狄大元帥想的極好,他先去公主府和公主說一聲,然后再去開封府喊展昭一起去找白玉堂,如果可以的話,還能喊上景哥兒他爹。
只要明允兄不覺得和他們一起喝酒不自在。
話說明允兄是個灑脫不羈的性子,沒有景哥兒搗亂,他們應該能穩穩當當坐下來喝場酒。
前些日子景哥兒給他送了幾壇子烈酒,說是蘇家二郎子瞻弄出來的好酒,家里其他人都喝不了,于是特意留著等他回京。
釀酒只能拿到釀酒許可的大店能干,傻小子還特意叮囑他保密,他那酒又不拿出去賣,保密不保密又能怎樣,還能有人因為這事兒把他告到衙門
蘇家全是讀
書人,又沒得罪過權貴,沒有人吃飽了撐的管他家里的酒是怎么來的
他們又不是武將,不用那么提心吊膽。
不過文人圈子的水也很深,沒準兒等過幾年就能那么提心吊膽了,蘇家二郎、三郎都開始做官,做官就沒有不得罪人的,小心點兒也沒壞處。
那酒他嘗了幾口,的確夠烈,不是讀書人能喝的酒,適合他拿去西北和兄弟們分享。
為了感謝景哥兒給他送的酒,他這次帶公主府的佳釀去給明允兄品嘗。
拖延了那么多日子,他總算要成親了呀
還在太學的蘇小郎對狄大元帥的開心快樂一無所知,他最近快被同窗們給卷瘋了。
要不是確定明年秋天才開始解試,他甚至覺得他們都是已經考過解試準備參加明年春闈的考生。
就算是春闈也不應該這么緊張,他哥春闈之前明明輕松的很,還有心思天天跟著老爹出去斗詩斗文,直到考試前幾天才老老實實待在家里悶頭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