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算什么就算是高考也是百日沖刺,他們這還有兩百多天,沖早了啊仁兄們
就算西夏陳兵邊境也不能刺激成這樣,他們現在沖刺也沒法搖身變成大官去西北督戰,好歹緩口氣兒,孩子還在長身體,給孩子留夠睡覺的時間吧。
太學中的氣氛明顯比上學期緊張很多,蘇景殊苦哈哈的和同窗們對著卷,抱怨歸抱怨,大家天天挑燈夜戰的感覺還是挺不錯的,有點上輩子備戰高考的感覺。
明年有秋闈,他們這些太學生的確得開始下勁兒學習,尤其是他這種籍貫不在京城的太學生,要是拿不到直講們的推薦,他得千里迢迢跑回原籍參加解試,考完之后再千里迢迢趕回京城。
他記性好,讀書的時候能比旁人省下很多功夫,但是科舉考試不光是記性好就能考好的,腦子里沒東西記性再好也沒用。
他爹他哥都是飽學之輩,這些年耳濡目染基礎也算扎實,來到太學后還有那么多名滿天下的直講給他們授課,不好好學都對不起他前些年那么下勁兒的和他爹學。
臭爹總說他沒定性,學什么都是看一會兒就扔,他覺得他也沒那么三分鐘熱度,該學的時候他從來不走神兒。
老爹還說二哥跳脫不讓他放心呢,結果還不是看走眼了、咳咳、總之就是,他覺得他讀書超棒噠
太學的直講先生們可以作證,先生們夸他文章做的好,只要能保持這個勢頭,來年就不用擔心要跑回眉山考試。
要是詩寫的好點就更好了。
不過沒關系,人嘛,總得有點小缺點,雖然他寫不出那些靈氣十足讓人眼前一亮的詩,但是能四平八穩挑不出缺點已經很不錯了。
看過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偷,他們現在能看到的唐代詩篇可比后世能看到的多的多,模仿也能模仿出七七八八。
考試的時候揚長避短就好了,充分發揮優點,不擅長的科目及格就行,反正他肯定沒膽子和他們家二哥那樣胡來。
家事國事天下事全都擋在太學的院墻外面,現在能聽到的只有風聲雨聲讀書聲,不少人做夢都在背詩背文章,寢舍里說夢話的學生大大增多,夜半巡夜的人被嚇了幾次后見怪不怪,哪天沒聽到寢舍里面傳出中氣十足的吼聲才覺得奇怪。
蘇景殊剛來京城時還想著不要那么快下場考試,反正他年紀小,再等幾年多打打基礎也來得及,但是在京城這么些日子見識了那么多,他又覺得形勢緊迫,沒有那么多時間給他慢慢考慮。
明明現在的大宋看著很好很繁華,京城日日夜夜笙歌不息,遼國和西夏也不像以前那樣能讓大宋朝堂緊張的動不動就想遷都,只要放空腦子,他就能在這個繁華的假象里快快樂樂的度過一年兩年三年五年。
反正家里不短他吃喝,他一輩子不考試也能過的很好。
但是不知道為什么,他最近總是夢見些不好的事情,有一次甚至跟走馬觀花一樣夢到了敵國鐵騎攻破汴京,京城在大火中化為灰燼,除了火光什么都不剩,比上輩子看靖康之難紀錄片時都難受。
他之前還怕嚇到趙大郎害趙大郎晚上做噩夢,結果可好,趙大郎沒有做噩夢,做噩夢的變成了他自己。
太學中的學習氣氛日漸緊張,小光國公那邊也沒有輕松到哪里去,他要學的比太學的學生還多。
而且最近有空就去陪曹太后種地,說是要親自感受一下種地的艱辛,連出門都很少出,所有心思都放在了那些剛冒頭的麥苗身上。
冬小麥種下去夏天豐收,不知道他能不能堅持到那個時候。
蘇小郎伸了個懶腰,看著外面又飄起雪花,悄悄起身去窗邊賞雪。
哇,好漂亮的雪花。
很好,是他的真實水平。
沒有“未若柳絮因風起”,也沒有“撒鹽空中差可擬”,有的只是他的獨家現代詩。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周青松抬頭看了他一眼,不知道這小子在樂呵什么,“景哥兒,晚上吃什么”
蘇景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