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胡漢混居,不管是大宋境內還是西夏境內都一樣。
大宋有外族為官,遼國西夏同樣有漢人為官,但是當官是一回事兒,最高掌權人是外族又是一回事兒。
西夏現在就是這種情況,黨項人不滿梁太后一個漢人掌權,但是他們又推不出能服眾的黨項貴族,只能一邊使絆子一邊眼睜睜看著梁氏掌權。
梁太后嘗到掌權的滋味后越發不想撒手,朝堂覺得她是漢人對她不放心,那她就想辦法打消朝堂的疑慮。
沒有什么是砸錢解決不了的,要是那些人還給她使絆子,那就是錢沒砸夠。
和她是不是漢人沒關系,只要將那些人喂飽,就算掌權的是頭豬他們都沒意見。
問題是朝堂上都是寫喂不飽的無底洞,怎么拉攏也拉攏不完。
梁太后雖然年輕,但是她這些年見識的政斗并不少,上一個權傾朝野的沒藏氏間接亡在她手上,該有的手段心計她都不缺。
朝中勾心斗角鬧的她心煩,不如讓他們把注意力都放在外面,免得閑著沒事兒天天給她找不痛快。
什么都別說了,出去打仗。
他們這個冬天過的不痛快,中原也別想好過。
中原的確被她的倉促發兵打了個措手不及,滿朝文武幾百個腦袋都想不出來那位梁太后到底是怎么想的。
西夏要是有兵能和大宋打的有來有回也就算了,現在明顯打不過大宋還非要過來挨打,這不是有病嗎
還有那開戰理由,趾高氣昂的讓大宋把綏州還回去也就算了,還說大宋禁止宋夏之間的私市不妥,不光要大宋還綏州,還要大宋放開私市。
她自己看看這理由合適嗎
兩國之間有正兒八經的榷場,西夏那邊沒本事管理商戶收稅他們大宋有本事,有正兒八經的榷場為什么要開放私市放著錢不要只想往外扔
西夏和大宋這些年戰事不斷,每次開戰都要關閉邊關榷場,因此私市比別的地方興盛的多。
大宋嚴禁私自和遼國西夏通商,尤其是茶鹽相關的生意,一旦發現就是刺配充軍,但是前頭吊著的利益太大,就算被發現后會被刺配充軍也擋不住商人偷偷交易。
平時也就算了,戰時敢這么干就是發現一個抓一個。
國庫年年見底,商稅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綏州那里就更不用說了,那是西夏將領投降給大宋送的投名狀,斷沒有還回去的道理。
呸,連西夏都是搶了他們大宋的土地建立起來的,怎么能用“還”
分明是物歸原主
趙曙以為所有人都應該這么想,但是他沒想到朝中竟然真的有建議他把綏州還給西夏的。
就
他讀的書和那些人讀的書是不是完全不一樣同樣的書怎么能教出來那么截然不同的人
別說西夏本來就是他們的地盤,是李繼遷出奔叛出
大宋才讓那些州縣脫離了朝廷的掌控,就算綏州從來沒被他們管轄過,主動送上門來的地盤也不能往外推好吧
官家默默把上疏建議把綏州還回去好和西夏和平共處的大臣記下來,準備來年就把他們派去邊關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