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要做的是有功于社稷的賢臣,而不是獨攬權柄的佞臣。
好事成雙,朝中暫時平靜下來,西北邊疆也頻頻傳來捷報。
種諤種將軍連下西夏六座城寨,狄青狄大元帥三戰三捷攻下蘭州,還拿下了屯有大量糧草的龕谷城,打的西夏兵馬望風而逃,梁太后扛不住朝中壓力不得不親自派人到陣前求和。
留在西北邊城的使節團終于等到出場的機會,一個個摩拳擦掌比西北軍都激動。
大宋的將士們奮勇殺敵,他們也得唇槍舌戰為國爭光。
已經被大宋打下來的地盤別想再要回去,西夏沒資格和大宋掰扯自古以來,非要掰扯的話連西夏都是大宋的,他們現在迷途知返放棄國號奉大宋為尊也來得及。
不過這事兒想想也不可能,梁太后以漢人的身份執掌西夏朝堂已經是舉步維艱,她要真透露出放棄國號奉大宋為尊的想法,黨項人能直接把梁氏一族給滅了。
沒法靠嘴皮子滅國,能為大宋多爭取點西夏特產也行。
今時不同往日,如今應該是西夏求著不和大宋開戰,而不是大宋緊張兮兮的生怕黨項騎兵入侵。
風水輪流轉,前些年的囂張都是用接下來的忍氣吞聲換的,大宋憋屈了那么多年總算能揚眉吐氣看對面憋屈,他們不從對方身上撕下一大塊肉都對不起將士們在前線那么拼。
黨項人在和大宋簽訂合約之后還動輒南下劫掠,如今的下場都是他們自己作的。
大宋又不是冤大頭,沒道理被劫掠了還要給強盜找理由,他們要做的是把強盜打死,打不全死至少也得打個半死讓他們短時間內不敢再放肆。
使臣們殺氣騰騰,這種幾乎從來沒在文臣身上見過的反應把西北軍的將士們都嚇了一跳。
談判開始前他們生怕這些使臣文縐縐的顯擺幾句聽不懂的話然后就要他們把剛打下來的地盤還回去,私底下還商量過萬一真的發生那種事情他們該怎么應對。
還地盤是肯定不可能的,大不了就趁夜把使臣全部捆起來,他們從軍中挑幾個能言善辯還能打的臨時充當使臣去和西夏談判。
萬萬沒想到這次來的文臣和他們以前見過的文臣不一樣,他們竟然有骨氣。
稀奇啊
談判的使臣覺得他們武將打仗辛苦,要西夏賠償他們打仗的損失還有這些天的吃喝
嚼用,他們不是在做夢吧
按照以前的慣例應該是西夏那邊咄咄逼人管他們要錢,軍中上下氣的要死,談判的文臣還覺得給的錢不多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狗屁的給的錢不多,有錢給西夏的將士發補貼沒錢給大宋的將士發軍餉是吧
天老爺,他們是什么好運氣,天底下真的有胳膊肘朝自己人拐的文臣啊
在西北軍將士們的難以置信之下,他們的使臣們談判的時候氣吞山河,除了沒法直接把西夏給吞下來,其他什么要求都敢提。
那些要求也不是異想天開,而是參考以前和遼國西夏談判的舊例來的,契丹人黨項人能不要臉的獅子大開口,他們漢人也不能在這上面落后太多。
禮儀之邦怎么了禮儀之邦也要吃飯
西夏自李元昊死后朝堂混亂,好吧,李元昊死之前也很混亂,不過李元昊活著的時候西夏打起仗來有底氣,自從換了新狼主,不管是對大宋還是對遼國西夏都沒怎么打過勝仗。
打不了勝仗就挺不直腰桿,挺不直腰桿就只能任人宰割。
西夏那邊負責談判的使臣愁眉苦臉,來之前梁太后和朝中權臣都找他們談過話,不管大宋提什么條件,只要能停戰他們都得答應。
綏州不要了,蘭州也不要了,被搶走的糧草都歸大宋,只要能維持如今的邊境線平安無事就行。
要鹽巴,給;要牛羊,給;要地盤,這個不行,但是別的條件可以再商量。
大宋的使臣從來沒經歷過這么酣暢淋漓的談判,晚上做夢都是光宗耀祖衣錦還鄉。
他們是官家特意挑出來的使臣,官場資歷不深,沒當過重要的官兒,但是都有個共同點,文筆口才一流。
好歹是正經科舉考試考出來的進士,都是一點就通的聰明人,官家把他們這群人湊在一起他們就知道官家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