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戰事告一段落,邊境安穩,朝廷才能有條不紊的推行新軍制。
樂平公主在西北邊城待到戰事結束,直到朝廷封賞邊關將士才和狄青一同回京。
西北苦寒,衣食住行處處都比不過繁華的京城,好在樂平公主不會在不該挑剔的時候挑剔,時隔幾個月再回京城氣色比離京的時候還好。
大軍得勝歸來,官家說話算數,狄青功勛頗著升任樞密副使,正式躋身執政大臣之列。
樞密院掌管軍事,但向來由文臣把持,狄青以武將的身份擔任樞密副使就像是是油鍋里濺進一滴水,瞬間引起軒然大波。
武將竟然敢染指樞密院,這還得了
不合禮法于理不合官家三思啊
建議官家收回成命的奏疏雪花一樣飛到御案,可惜官家不聽。
狄青征戰多年軍功彪炳,進個樞密院怎么了
樞密院主管軍事,就該武將來管,朝廷要改動軍制,樞密院的文臣能比狄青更了解軍務
又不是讓狄青進政事堂,那么大反應干什么
一個二個都先歇著,等狄青什么時候進政事堂了再來煩他。
官家視那些反對狄青進樞密院的奏疏于無物,皇帝態度堅決,朝臣再反對也無計可施,只能暗戳戳給狄青使絆子。
狄青知道他現在是很多人的肉中刺眼中釘,不過沒關系,他進樞密院是官家的特許,能不能在樞密院站穩腳跟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武將想進樞密院很有難度,但只要能進總比直接卡死不讓武將進強。
區區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狄大元帥完全不帶怕的。
兵者,詭道也。
行軍打仗不是悶著頭往前沖就行,那也是要動腦子的活兒,玩起陰謀詭計不比朝中差。
什么都別說,放馬過來就是。
狄大元帥回京之后就專心和朝臣斗智斗勇,樂平公主也不打擾他辦正事兒,將軍府住幾天,公主府住幾天,心情好了去別院找嫂嫂說話,心情不好、公主殿下沒有心情不好的時候。
公主殿下花蝴蝶一樣滿京城飛,滿懷期待的等著狄青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找她求助,結果從春天等到夏天,再從夏天等到冬天也沒等到狄青被欺負到要她出面來幫忙。
什么情況
他們倆成親之前狄青在朝堂上跟小可憐似的,低他好幾級的文臣都能對他指鼻子瞪眼,怎么成親之后就變了
所有的問題都讓狄青給解決了,她想吵架都沒地兒吵,真是白白浪費她的期待。
樂平公主對朝臣的戰斗力很不滿意,好在朝臣斗不過狄青不是壞事兒,正好給她省心了。
狄青孤身一人都能不落下風,他們夫妻倆同時上場未免有點欺負人,還是放外人一馬吧。
狄大元帥很想說他不是孤身一人,有官家給他撐腰,還有韓相公幫忙,他的處境沒有公主想的那么糟糕。
但是公主想歪會顯得他更厲害,所以他也沒怎么解釋。
不解釋會被公主夸夸,為什么要解釋
樂平公主發現狄青在朝中游刃有余后就不擔心他會受欺負了,正巧這時候查出有了身孕,于是不再花枝招展的往外跑,而是安心留在將軍府養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