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的文章是代筆的消息一旦傳出去,不光狀元本人要被指指點點,所有參與閱卷的官員都得受牽連。
要么是徇私舞弊明知道是代筆還假裝沒有發現,要么是學問不夠壓根沒看出來狀元的文章是代筆。
他們認了哪個都是名聲盡毀。
文臣心里有底,武將那邊卻沒那么足的底氣。
他們沒有看貼出去的那些文章,看又看不懂還費那個功夫干什么
狀元郎在御前被刁難,他們不認識狀元郎,他們元帥認識啊,小小年紀好不容易考個狀元還被污蔑,看的他們還怪緊張的。
“元帥,聽說您和狀元郎他爹私交頗好,今兒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覺得狀元郎的文章是代筆嗎”狄青旁邊的武將壓低聲音問道,殿試作假,真要落實了可是掉腦袋的大罪。”
狄青瞥了他一眼,“你知道我為什么和狀元郎他爹私交頗好嗎”
旁邊的武將老實的搖頭,“不知道。”
狄青揚起下巴,“為了近水樓臺先得月,趁狀元郎還沒進官場先和他爹打好關系,等他進了官場就能憑私交把人拐去西北軍當監軍。”
旁邊人
“啊”
狄青歪歪腦袋,“還不懂”
“懂了懂了,您都說那么清楚了還能不懂嗎”問話那人連連點頭,說完之后立刻和其他人說他剛從狄大元帥口中打聽來的消息。
狀元郎,不得了,人家還沒考狀元的時候就被狄大元帥盯上了。
什么什么狀元郎那么早就被元帥盯上了
元帥家的孩子還沒出生,是男是女還不知道,盯那么早合適嗎
算算時間,那時候元帥還沒成親呢
狄元帥厲害啊
狄青盯著不遠處專心寫文章的蘇景殊,不知道他的話讓那群不靠譜的下屬傳成了什么樣子。
狄大元帥都沒注意,當事人
更是一無所知。
蘇景殊等宮人搬來桌椅準備好筆墨紙硯就開始寫,官家給他出了個簡單的題目,斟酌的時間太久顯得他這個狀元郎反應太慢,對不起官家更對不起他自己。
以滿園春光為題寫賦,這個題目真不錯。
晏相公的詩詞頗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情致,婉轉清麗不落俗套,和他二哥的風格截然不同。
或者說,和他們全家的風格都截然不同。
但是吧,按部就班學出來的讀書人不會只學一家,在找到獨屬于自己的舒適區之前什么都能學,晏相公的風格就很適合這種春光明媚的場景。
他們家老爹和二哥三哥的風格細究下來也不一樣,三個人的文章拿出來很容易就能看出是誰寫的,他自己倒是沒啥獨特的風格,至少他自己看來沒什么獨特的風格,可他會模仿文風啊,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天賦異稟呢
崽種們,讓你們看看什么叫名正言順的狀元郎
賦的字數不多,殿試要控制時間,一般都控制在一千字以內,現在那么多人在旁邊等著,七八百字就差不多了。
清新抒情的賞景文太長了也不合適,短短的就很好。
水平不高怎么了他能模仿出來就是他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