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蘇寫完之后滿意的放下筆,旁邊侍立的宮人不等墨跡晾干立刻拿去給官家看。
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張薄薄的紙上,趙曙打起精神接過文章,剛看幾行表情就開始古怪。
他以為這次的文章會和殿試的文章一樣模仿蘇軾,沒想到那小子這回依舊不按常理出牌,改成了模仿晏殊晏相公。
嘖,這小心眼。
他喜歡。
底下人都等著傳閱文章,官家的表情那么奇怪,蘇家小子到底寫了什么
篤定狀元的文章是代筆的那些進士等了這么時間也冷靜了下來,妒火上頭的時候什么事兒都敢干,冷靜下來意識到剛才那么做可能造成什么后果都慌了。
狀元真是代筆也就算了,他們好歹能落得個不畏強權的名聲。
要是不是代筆,他們的仕途還沒有開始就得結束。
以科舉為目標的讀書人大部分除了吟詩作畫寫文章外什么都不會,沒有接受過外界的磨煉,更沒有經歷過朝堂上的勾心斗角,遇到這種涉及后半輩子前程的事情都不知道該怎么辦。
御前不比其他地方,在瓊林苑門口的話他們還能互相推諉責任,如今官家和滿朝文武都看著,他們能站著不動就已經耗盡了全身氣力,想推諉也沒有力氣。
官家看文章的表情不太對,是不是蘇家那小子的文章寫的太差勁讓官家看出了真實水平
院中寂靜的掉根針都能聽見,文章從官家手里傳下來,先到政事堂的相公們手里,再到參與閱卷的翰林學士們手中,然后順著品級依次往下傳,最后傳到新科進士們手中。
所有人看完之后都是這也行
周青松剛剛
得知里面的人為什么打起來后氣的袖子都擼起來了,也就是他沒擠進去,他要是擠進去了就不只是衣袍凌亂那么簡單,非把那些長了張嘴卻不會說話的混賬玩意兒揍的這輩子都不敢說話不可。
沒本事考狀元就去造謠狀元,那么多年的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是吧
人他都記住了,御前不好動手,等瓊林宴結束再說。
他們家景哥兒的好友多的很,敢在成績上污蔑他們景哥兒就別想全須全尾的走出汴京城。
本來考中狀元是大喜事兒,他們景哥兒還是大宋最年輕的三元及第,現在全被那些家伙給毀了。
誰家狀元郎考完試還得證明殿試上的文章是自己寫的把監考官和閱卷官當什么了
周青松火冒三丈的等著他可憐的小同窗自證,看完自證文章后也沉默了。
不愧是他們景哥兒,這法子他還真沒想到。
武將那邊探頭探腦等著看文章,看著文章傳來傳去就是不往他們這兒來都急了,“誒誒誒,這邊還沒看呢。”
雖然他們大部分都看不懂,可他們狄大元帥也是讀過書的人,范文正公親自教出來的學生,就這么把他略過去是不是不太好
他們武將在朝中的確沒什么地位,但也不能當他們不存在吧
狄青屈起手肘給叫嚷的最大聲的家伙一下,他的水平他自己最清楚,在場那么多讀書人他一個都比不過,也就能在這群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家伙們面前當個文化人。
讓他看文章有什么用,他還能點評狀元郎的文章不成
趙曙敲敲桌子,看著下首幾個面色灰白的進士,聲音一如既往的溫和,“文章你們也看過了,有什么想法晏公附身幫他寫的”
晏相公工詩善文,又是真宗仁宗兩朝簡在帝心的重臣,走科舉路子的讀書人不可能沒讀過他的文章。
蘇家小郎學的怎么樣能看出和晏相公的區別嗎
這會兒能看出他和晏相公的區別,剛才怎么看不出他和蘇子瞻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