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包大人親自作證,再加上程元被抓后的怒罵,蘇通判的清白勉勉強強算是保住了。
可喜可賀。
就是老人家們見了他還是會吹鼻子瞪眼,要不是包大人親自去請,他們短時間內肯定不會到州衙和某偽裝的預備役貪官共事。
忙忙碌碌到八月初,天氣漸涼,帶了小半個月學生的包拯必須得啟程去青州了。
蘇通判眼淚汪汪的送到城外十里亭,想起州衙那些還沒處理完的政務只恨包大人不會影分身之術。
穩住,不慌。
案子已經上報京城那么多天,補缺的官員很快就能到位,離他解放的日子不遠了。
誰家好官剛上任就要兼任一把手啊他承認他不太行還不行嗎
卑微jg
在新知州到任之前,蘇景殊先收到了來自京城的包裹信件。
包裹是家里人寄來的,有冬衣還有各種耐放的吃食,大到兩個護院一起才勉強搬動。
信件也是厚厚一摞,這是第一次寄信,家里的信和小伙伴們的信都放在一起,免得他隔一會兒收一次隔一會兒收一次再給收煩了不想看。
小小蘇大人讓人
把包裹搬到他屋里,然后焚香凈手虔誠的拆信,諸天神佛保佑,希望他是個貪官的消息沒有傳到京城。
第一封信是太子殿下寫的,小金大腿信里的信息量驚人,才看了一頁就把小小蘇大人驚的仰倒。
和他偽裝貪官打入敵營沒有關系,是襄陽王的案子有了新線索。
狄青在荊湖兩路平亂,到底還是沒能趕上樂平公主生產。
不過樂平公主是個大氣的公主,有狄娘娘和曹太后照看,公主府的一切都被打理的井井有條,有沒有男主人不重要。
大氣的公主殿下并不在乎那么多,生完孩子后安安心心坐月子,出了月子就柔柔弱弱的去皇城司找襄陽王講道理去了。
襄陽王離京當藩王的時候樂平公主還沒出生,當叔叔的對這個侄女只是略有耳聞,并沒有真正見識過侄女發飆。
公主溫聲細氣的說想見幺叔,皇城司的官差也沒有想太多,襄陽王畢竟是宗室親王,定罪之前該有的待遇都不能少,說是關押其實也只是找個宅子好吃好喝的供著。
誰都沒想到樂平公主見了襄陽王就立刻變臉,拔出旁邊侍衛的佩劍就橫在了她叔的脖子上。
女人生孩子是鬼門關里走一趟,她這輩子第一次生娃就被害的見不著娃爹,老虎不發威真當她是病貓啊
不想當王爺就別當,誰家正經王爺成天琢磨怎么造反
想造反是吧先去地底下問問列祖列宗的意見
皇城司的官差看到樂平公主拔劍都愣了,反應過來后誰都不敢上前勸。
剛才還以為樂平公主生娃之后脾氣變好了,現在看來哪兒是變好,分明是更不能招惹。
勸什么勸趕緊去通知上官過來主持大局。
別人拔劍可能只是威脅,樂平公主她是真敢捅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