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公主不出手則已一出手驚人,嚇的皇城司的官員連動都不敢動,生怕公主殿下手一抖襄陽王的老命就沒了。
襄陽王也傻了,不明白這素未蒙面的大侄女為什么拔劍相向,以為這是皇城司逼他招供的手段,已經做好任他們怎么威脅都當聽不見的準備。
別說是侄女過來,就是讓他親兒子過來都沒用。
然后,他的脖子就真見血了。
襄陽王
不是,動真格的啊
動自然就動真格,劍都拔出來了什么都不干顯然不符合樂平公主的風格。
她剛出月子就來探望因造反被抓的幺叔,幺叔也應該給她點面子別讓她為難,畢竟她剛生過孩子,不小心拿不穩劍出了人命也是有可能的。
她只是個想知道夫君什么時候歸家的可憐人,幺叔能理解她的心情對吧
襄陽王
理解個鬼啊
狄青被派去平亂和他有什么關系派人出去的是皇帝又不是他,找他有什么用
就不能是朝廷不會治理地方導致荊湖兩路叛亂多嗎
他在襄陽的時候沒見過多少叛亂,怎么他一走叛亂就多了
朝廷不反思地方官沒本事也就算了,讓素未蒙面的侄女過來拿劍威脅他是什么意思
他什么都不知道,朝廷有本事就查,反正別想從他這兒找線索。
不慎被抓是他技不如人,皇帝別高興的太早,后面有的是難題在等他。
嗣子登基,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樂平公主
知道你酸,但是你先別酸。
嗣子登基怎么了那是經過列祖列宗滿朝文武認可的繼位,比某個謀反失敗的藩王更名正言順。
樂平公主和襄陽王沒什么感情,出了謀反的事情后更談不上情分,她是公主不能干政,宗王謀反的事她也沒想插手,老趙家的男人打打殺殺她也管不著,千不該萬不該,這些家伙不該趕在她生娃的時候搞事。
她成了兩次親才生了這么一個娃,就不能讓著她點嗎
過年的時候她和狄青商量的好好的,西北邊關沒有戰事,北邊遼國也消停了,有她盯著朝中沒人敢污蔑狄青叛國,他們夫妻倆正好安心在京城住幾年。
等過幾年再有戰事需要狄青去邊關駐守,她就帶著孩子一起去邊城。
計劃趕不上變化,她這孩子還沒生,狄青就被調出去平亂了,娃都滿月了都沒見著他爹。
西夏沒動靜,遼國沒動靜,有動靜的是他們老趙家的宗王。
是可忍孰不可忍,當王爺當的不開心就去地底下找列祖列宗聊聊天,省得在陽間給活人添堵。
樂平公主坐月子不是什么都沒干,她嫂嫂曹太后雖說不曾干政,但是知道的事情并不少。
襄陽王造反那么大的事情整個京城都傳遍了,私底下宗室皇親都在談論,
她身邊有曹太后和狄娘娘這兩位消息靈通的長輩,即便足不出戶也能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宗王造反就造反吧,打成什么樣都是老趙家內斗,要是襄陽王背后有其他人指點,堂堂王爺只是別人的替死鬼丟不丟人啊
襄陽王身后還藏著什么秘密她不在乎,皇城司的人早晚能審出來,她只想知道荊湖兩路到底還有多少叛亂,娃滿周歲之前狄青能不能回京。
朝堂政事她不能管,自家的事情總能管吧
別裝傻,問的就是被人當槍使還覺得自個兒可聰明的冤大頭幺叔。
襄陽王要被氣瘋了,他在襄陽當了那么多年的土皇帝,從來沒人敢在他面前這么放肆。
他承認謀反失敗是他粗心大意,但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臭丫頭片子憑什么說他是冤大頭
謀反那么大的事情還不準他找人合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