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官場并不太平,有大公無私為國為民的官員,但更多的還是有私心的官員,連政事堂的宰相們也不例外,然而登州知州、廂軍副指揮以及下轄各縣的縣令還有別的相關官員全部被押送回京的消息傳到京城后還是震驚了整個朝堂。
貪污受賄的官員年年有,像登州這樣整個州的官員都牽扯進去的并不多見。
不過再一想是包拯查出來的案子,好像也沒什么可奇怪的。
登州官場的官商勾結過于離譜,包黑子辦事又向來不講情面,沒直接在登州將涉案官員送上鍘刀都是他這兩年修身養性有了成果。
朝中那么多等著補缺的官員,只是大半個登州的官職而已,完全能補得上。
至于押送回京的犯人中還摻了個賄賂過登州大部分官員的商人,除了刑部皇城司這些要查案的衙門沒人在意。
商人而已,就算有再多錢也沒法翻天。
龐昱和趙清拉著展昭問動問西,確定他們第一次正經當官的小伙伴沒被帶壞才終于想起來要問登州那邊到底是什么情況。
他們長這么大經歷過的事情不少,見過某個貪官污吏被抓,沒見過一州的官員全都有問題。
那是一個州,不是一個縣更不是一個村兒,什么樣的邪乎地方能把到任的官員全都變成貪官朝廷的官員應該沒有拉胯到這個地步吧
案子還沒有結束,展昭也不好和他們說太多,只讓他們自己回家問家里的大人。
正常情況下衙門里的官員不會都收受賄賂,清官再怎么稀奇也總會有幾個硬骨頭逆流而上,架不住登州有個錢多還想搞事兒的李坤李莊主,一不小心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滿朝文武都覺得程元是罪魁禍首,殊不知真正惹出這些事情的不是程元,而是那個不顯眼的商賈李坤。
后續會審出來多少東西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李坤知道的肯定比襄陽王多。
犯人已經送到京城,接下來的審訊由皇城司和刑部接手,他交接完畢還得去青州保護包大人,到時候京城的消息還得靠京城傳信。
青州和登州離的不遠,李坤和襄陽王沒有關系,和柴王府也沒有關系嗎
不好說,過些天到青州一探便知。
展昭哄走兩位各種擔心但是卻擔心不到點子上的小公子,回開封府休息一晚,第二天便動身去青州和包拯等人會和。
龐昱和趙清憂心忡忡的離開,想來想去還是不放心,京城外面那么危險,雖然大貪官已經落網,但是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漏網之魚。
官場復雜著呢,景哥兒真的能抗住來自外界的誘惑嗎
捫心自問,他們能抗住嗎
倆人對視一眼,都覺得以他們的自制力大概率不太行。
他們從小在京城長大還經常被各種花花手段迷了眼,官場上的手段比他們見識過的還要誘人,在地方為官沒人管沒人問,稍微有一點不堅定就可能被帶壞。
景哥兒,你行嗎
當紈绔只是讓家里人糟心,當貪官卻是讓下轄百姓全都糟心,寧可當紈绔也不能當貪官啊蘇小景。
人不在跟前不能耳提面命,好在他們還能靠書信溝通,上一封信寫的不好,趕緊再寫一封找補找補。
親愛的小伙伴,當貪官是沒有前途的,實在想過那種醉死溫柔鄉天天不干活的好日子可以換個方向,他們感覺當紈绔就很不錯。
當貪官真的沒有前途,千萬不要自找死路啊親。
兩個人苦口婆心的在心里勸,寫完后讓人快馬加鞭送去登州,然后才后知后覺的反應過來一件事情。
他們倆的自制力不行,遠在登州的小伙伴未必不行。
雖然都說登州的貪官落網是包大人的功勞,但是他們蘇大人也有功勞,只是光芒被包大人掩蓋了而已。
那可是剛到登州就協助包大人把登州官場清了一遍的狠人,登州的事情一出,應該沒有哪個貪官敢和他走太近。
好像白擔心了。
算了,寫都寫了,不能浪費他們的擔心,這叫防患于未然,誰知道在外面當官當久了抵抗力會不會變低。
既然登州那邊不需要擔心,那就安心待在京城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