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在登州搞出那么大的動靜,太子殿下愁的不行。
雖說有包大人能吸引大部分人的目光,但是朝中還有不會被包大人轉移視線的大臣。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外頭的世界很危險,不能覺得有包大人在就覺得沒有危險,包大人當官那么多年也不敢保證出門在外一定能萬無一失啊。
不行,得想辦法讓他消停點。
搞事情可以,在官場上站穩腳跟后再搞。
剛進入官場不能這么得罪人,要是被某些心懷不軌的家伙聯手給坑了,他遠在京城連撈都來不及撈。
太子殿下不怕他的小伙伴清清白白的被坑進大牢,他怕的是清白的小伙伴先被忽悠成不清白的樣子然后才被坑進大牢。
清白的倒霉蛋他能想法子撈,已經被染黑的倒霉蛋怎么撈
所以最好在他染黑之前先把人攔住,歪門邪道學不得,老老實實當官就行,千萬別學其他意志不堅定的官員。
身為難得一見的三元及第,不能被壞官一勾搭就勾搭走。
為了給登州找個合適的知州,太子殿下也是操碎了心。
知州的官職不低,可以從正在等待補缺的清閑官員中挑,也能從京城的在職官員中挑,大部分時候都是選前者。
不過這次情況特殊,政事堂和六部的高官都傾向于直接從朝中調人去坐鎮登州。
選人是個耗心力的活兒,太子殿下表示,他剛接觸朝政的時候都沒這么上心的了解朝臣的情況。
蘇小郎,你要是學壞對得起誰
太子殿下火急火燎的挑人,吏部也火急火燎的舉薦合適的人。
不怪他們沉不住氣,他們怕慢了的話官家能直接讓蘇景殊正式兼任知州一職。
官家辦事不按常理,誰都不敢保證他會不會那么干。
出于對官家的不信任,吏部連可能會出現什么場景都設想好了。
地點御書房。
人員官家和吏部尚書。
情節吏部尚書據理力爭說新科進士不適合上來就當知州,蘇狀元才十幾歲,需得好好磨磨銳氣才好讓他獨當一面,不能拿整個登州的百姓開玩笑。官家不聽,程元在各地當了那么多年的官都能把登州治理成那個鬼樣子,年輕人再差勁還能差勁到哪里去,他不信他點出來的狀元郎還比不過一個貪贓枉法逼得百姓不得不落草為寇的垃圾。
結局吏部尚書無法反駁,官家更勝一籌,登州身為人口超過十萬戶的大州,最終淪落到和人口不過萬的小州一樣連個牽制一把手的官都沒有。
最糟心的是,官家的理由沒法反駁,因為程元太差勁,朝中隨便找個人過去都能比他干得好,小蘇狀元當然也不例外。
就程元那本事還能當上一州知州,簡直把吏部的臉面按在地上摩擦,他的考核誰給過的誰給他的資格滿大宋的禍害百姓
什么,吏部負責審核
回旋刀扎到自己身上,吏部的官員氣的吐血。
之前想著那家伙是龐太師的外甥,考核的時候賣龐太師個面子給他個好前程,誰知道賣好竟然能賣出這么個結果
六部的官員流動性很大,在吏部干幾年去刑部,去刑部干幾年去戶部,把六部輪過來一遍也有可能。
現任吏部尚書上任時間不長,程元的案子出來后直接把龐太師和之前負責考核程元的吏部官員全彈劾了,連已經調去戶部的前任吏部尚書都沒能躲過去。
他不高興別人也都別想高興,要糟心就一起糟心。
為了不讓官家胡來,吏部尚書聯合政事堂的宰相們一起選了個合適的人選出任登州知州,人選一定下來立刻讓人收拾行李離京,連告別親朋好友的時間都不給他留。
別的官員上任之前有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和親朋好友聯絡感情,登州情況緊急,等任滿回京再聯絡感情也來得及。
官家想提拔小蘇狀元的意思太明顯,再不走就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