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員要了解京城的情況不容易,要么是好友間的書信往來,要么就只能靠官府的邸報。
邸報一個月出一份,送到地方又需要時間,登州的官員大概率要下個月才能知道柴世子和襄陽王合謀造反并私自開礦礦的消息。
他們之前以為金礦在青州,案情明了后才發現最大的金礦不在青州,而是在登州。
難怪柴世子要在登州安排個李坤,登州的金礦比青州大的多,不光有金礦還有銅礦,是他他也不放心。
這些礦之前一直被藏著掖著,現在由朝廷接手開采,不管開采出來多少都不會虧本。
萊州招遠有正在開采的金礦,登州這邊直接照搬萊州的章程就行,有那么多礦撐著,就算百姓不能出海經商也不會窮到連飯都吃不上。
沒見過家里有礦還餓死的,除非大家長不干人事兒。
登州官場剛被清理了一波,新來的官員都怕重蹈覆轍,短時間內不敢太過分,就算裝也得裝出個好官的樣子來。
柴世子手底下的勘礦師很有本事,這些年勘測出來不少朝廷不知道的礦產,青州萊州濰州的礦由當地官員接手,登州這邊只管他們轄區內的礦。
寶貝,都是大寶貝。
李坤鑄造用的銅一部分由官府的銅錢熔化而來,另一部分就是私自開采出來的銅。
銅礦離州城不遠,就在牟平縣。
金礦離的更近,直接就在治所蓬萊縣以及隔壁黃縣境內。
這叫什么這叫瞌睡了就來送枕頭。
官家的籌謀不少,但是計劃需要錢來推動,地主家里也沒有余糧,雖然不知道官家到底在籌謀些什么,但是他知道那些謀劃都因為缺錢而胎死腹中。
要不是因為沒錢,西夏也不會蹦跶到現在。
看襄陽王那里搜出來的贓款就知道只要能找到金礦,將來能
開采出來的金子肯定不會少。
如今天降好幾個大礦,還是富產的金礦銅礦,只要投入開采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收益,別說官家,他這個旁觀者都看的心潮澎湃。
錢來錢來錢來,錢從四面八方來。
不過襄陽王攢了幾十年的家底一下子把國庫填的滿滿當當,柴世子那兒卻沒搜出來多少金銀。
策反官員需要錢,有膽子跟他干的各個都是無底洞,他的錢大部分都用來打點官場上的官員了,真正用來招兵買馬的反而沒有多少。
難怪要拉襄陽王入伙,柴世子要是有襄陽王的身份,估計仁宗皇帝在位時就會直接造反。
蘇景殊翻出紙筆寫回信,柴世子的錢大部分都用來打點官場上的官員,朝廷也不用客氣,順著他打點的名單抄家就行,八成抄出來的銀錢比襄陽王那兒扒拉出來的還多。
最快的發家致富之法抄家。
也就是他們關系好,關系不夠鐵都不告訴他。
小小蘇手速飛快的寫信,寫完關于抄家的小心得,然后就是他這些天過的有多充實。
自從許大人自帶班底上任,蘇通判終于能騰出時間去地方微服私訪。
紙上得來終覺淺,只研究卷宗沒法真正熟悉登州,登州到底窮成什么樣得親眼看到心里才有底,所以許遵剛到登州沒幾天他就帶著左膀右臂去底下縣里溜達去了。
入冬之后再出門不方便,秋天不冷不熱,正是出門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