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堂帶來的都是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王相公的用人準則非常值得借鑒,這種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比混跡官場或者江湖的老油子好用的多,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大部分都還有良心。
良心未泯,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只要別熱血上頭看見不平就直接動手一切都好說。
蘇通判從白五爺那兒了解完情況心里大概有了數,出門和初來乍到的“江湖少年”們打聲招呼,然后去隔壁找許知州匯報一下。
人數有些超出預料,計劃需要稍微變動一下。
變動不大,只需要知州大人批一點點小錢錢就可以啦。
院中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光明正大的走進衙門,把街溜子的氣質藏的嚴嚴實實,看上去都乖的不行。
以前進衙門都是鬧事被抓進來,這次不一樣,表現得好以后都能和現在一樣光明正大,表現的不好就和以前一樣當過街老鼠人人躲。
他們覺得他們是助人為樂,架不住被幫助的人不這么覺得,經常莫名其妙的好心辦壞事,辦完之后回家還得挨爹娘一頓胖揍。
對此,精力旺盛的少年郎們一致認為是他們松江府地方太小,等他們到了大地方就能過上傳說中除惡揚善人人稱贊的好日子。
跟著五爺走,揚名不用愁。
白玉堂一路上哄孩子哄的心累,好不容易回到州衙有人接手這群看著人高馬大實際都沒長大的臭小子,這會兒是一眼也不想往外看。
再然后,他就看到了縮在門板后面的龐衙內。
白五爺:???
大白天的見鬼了?
白五爺尋思著他還不至于趕個路就累到頭暈眼花,就算帶著一群不省心的愣頭青也不至于,“龐衙內?”
龐昱苦著臉點點頭,“白大俠,好久不見。”
白玉堂坐起來,滿眼好奇的問道,“衙內怎么到登州來了?游玩?”
龐衙內捏緊拳頭,義正言辭,“我來監督蘇子安。”
白五爺頓了一下,想想小小蘇大人來登州后的行事作風,額,的確得有個人來防備他鬧出更大的動靜,“衙內辛苦了。”
龐昱捏捏耳朵,干巴巴的回道,“不辛苦。”
白玉堂:……
京城那邊咋想的,派龐衙內過來真的不是想火上澆油?
不懂,不過問題不大,相信他們蘇大人心里有數就夠了。
心里有數的蘇大人找到許知州的書房,匯報工作的同時看看許大人這邊準備的怎么樣了。
新法規定每年正月三十日以前貸請夏料,五月三十日以前貸請秋料,夏料和秋料分別于五月和十月隨二稅償還,如今已是九月,他們接下來要做的主要是宣傳工作,到年末可以貸請夏料時才時最忙的時候。
這年頭大部分地方的百姓和官府衙門都處在對立面,官吏高高在上,百姓對官衙避之不及,很倒霉,他們登州就是這么個處境。
宣傳工
作不好做,后面的新法推行更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