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看看整潔的書房,果斷換個地方聊天。
蘇軾本來被貶為杭州通判,沒想到任命書剛下來就又被官家收了回去,也不知究竟是福是禍。
所幸大蘇心態好,在哪兒當官都是當。
蘇轍年后就要離開京城前往洛陽,條例司的政務交接完畢后沒什么要忙,已經在家閑了好幾天。
兄弟倆在家不想提糟心事,想著王小雱明年秋闈要下場于是開始問功課。
他們倆都是過來人,還是近兩屆的過來人,王相公要改科舉也改不到下一屆,所以王小雱有什么事情不懂問他們比問王相公更合適。
王雱深吸一口氣,要不還是繼續說登州的情況吧,朝堂也可以,只要不提功課說什么都行。
倒不是說他的功課不好,而是最近幫他爹編《毛詩義》編的他看見書就頭疼。
蘇軾眨眨眼,“《毛詩義》?相公真的要改官學用書?”
王雱點頭,“書已經編的差不多了,即便明年不改,后年也是要改的。”
他爹親自編寫《周官新義》,《毛詩義》《尚書義》是他和呂惠卿來編,讀書重在經世致用,空談詩文無甚用處,文言論策才是取士之重。
大蘇小蘇對這事兒倒是沒有太大意見,主要是有意見也沒用,王相公新教材都快編好了,除了官家沒人能叫停。
就是這么一來,王小雱明年秋闈下場壓力可就大了。
這倒霉孩子,唉,王相公也真是,好歹等兒子考中進士再讓他插手這事兒。
條例司的屬官又不是全都不支持新政,雖然反對的聲音大,但是總體來看支持的也不少,呂惠卿曾布等人的學識都很出眾,何必這時候就讓王小雱摻和進來?
王雱跟著嘆氣,好在他覺得他應該不會給他爹丟臉,提前摻和就提前吧。
就像他們家景哥,沒開始當官就先幫著開封府破案。
差不多差不多,明年秋天再緊張也來得及。
回歸正題,他們的爹去隔壁開封府衙門該不會真的要和包大人請教怎么便宜行事當堂砍人吧?
大蘇若有所思,“有可能。”
小蘇拿胳膊肘杵了他一下,“一哥!”
大蘇摸摸鼻子,“就是有可能啊。”
他們爹是個暴脾氣,王相公的脾氣也沒好哪兒去,倆人這大半年因為新法吵了不知道
多少次都憋了一肚子火氣,這時候送過來一個借新法欺壓百姓的官他們倆甚至能親自提刀去砍人。
現在只是去找包大人商量而已,比親自上手砍人冷靜多了。
蘇轍聽的額角直抽,三下五除一撥開手里的烤番薯塞到他哥嘴里,“你快歇歇吧。”
再說下去王小雱就要被嚇哭了。
王雱咬一口香甜的紅薯,心道他還沒膽小到那個地步。
隔壁府衙,大部分官差衙役都放假回家過年,只有少部分值班的差役在。
包大人和公孫先生住在府衙隨時能找到,展昭今年沒回老家也留在京城,老王老蘇來到府衙,正好趕上鐵三角圍爐涮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