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眼睛一亮,“我運氣還挺好,好幾天沒出現的場面都讓我趕上了。”
看熱鬧是人的天性,隨行人員都沒見過這場面,那邊剛有動靜這邊就都豎起了耳朵。
蘇通判在某些事情上是有天賦的,既然有人不要臉的裝窮來逃避利息,那他就豎個公告欄來宣傳宣傳。
差役對這種事情已經是熟門熟路,將人揪出來后往公告欄一放,問出基本信息就貼在公告欄上,然后找個嗓門大的差役過來念。
xx縣xx鄉xx村xx,家有良田xx畝,房屋xx間,耕牛xx頭,佃農xx戶……
先把家底抖落出來,然后再說他今天干了什么,來來回回念幾遍,加上周圍鄉里鄉親的指指點點,再厚的臉皮也撐不住。
糧倉劃片區,來這兒登記借錢的都是附近的百姓,七拐八拐就能扯上親戚,不出三天事情就能傳遍交際圈。
活在世上不只當官需要名聲,經商還講究和氣生財呢,名聲太壞總歸不是好事兒。
這法子出來后迅速推廣到底下縣鄉,不得不說,效果非常好。
小金大腿的運氣果然好,剛來就能看上熱鬧。
公告欄旁邊的“幸運兒”聽著差役念他家的田畝數以及周圍百姓的哄笑面紅耳赤恨不得鉆進地縫里,可是現在后悔也晚了,臉面丟的干干凈凈,今年也沒法再找官府借錢。
太子殿下笑不出來。
小伙伴講登州境內的新法施行步驟一步步講給他聽,他覺得這么干已經找不出鉆空子的余地,可真到實施的時候還是有問題。
在朝中制定政策難,在地方推行政策也難,世上就沒有簡單的事情。
“看來對各州縣耕地進行清查丈量很有必要。”
蘇景殊挑挑眉,“條例司的下一條新法和清查耕地有關?”
“這倒沒有。”趙頊搖搖頭,“朝中反對青苗法的言論太多,條例司近期應該不會再有新政策,只是王相公之前提過要清量土地,估計青苗法穩定下來后就會提上日程。”
蘇景殊聳聳肩,“到時候反對的人估計比現在還多。”
朝臣反對青苗法用的理由大多是與民爭利,還有就是韓相公那樣從政策本身的疏漏入手來提意見,青苗法本身和朝臣沒什么利益相關,丈量土地不一樣,私藏土地的可不一定都是沒有官方背景的地方豪強。
各地田賦不均、稅戶相率隱田逃稅的情況很常見,這事兒其實不難解決,朝廷將所有土地登記造冊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然而之前推行方田三試三罷,老王要是再提就是第四次了。
前三次都因為清丈困難加之豪強地主極力反對而廢止,第四次能成嗎?
趙頊瞇了瞇眼,“反對歸反對,真正拍板做主的是皇帝,只要皇帝想,滿朝文武都反對也沒用。”
意見是給講道理的人看的,皇帝要是什么都聽哪兒來那么多昏君?
當然,他不是說他爹是昏君。
他的意思是,這幾年國庫寬裕,大宋的軍隊不光能鎮壓叛亂,也能鎮壓不聽話的地主豪強。!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